西安政府工作报告 - 西安大区·大西安 - 爱扫码·i3m.cn:3hhh.cn/9075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9075 搜一搜.cn/9075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544回复:1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9075
·搜一搜.cn/西安政府工作报告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9-02-21 01:54
西安政府工作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隆重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大西安农民节、中国樱商大会、世界饮品大会等重大节会,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2650万人次。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新增规上文化企业130家、总量达486家,实现营收500亿元、增长23%以上。新增交大西迁博    



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2月15日在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西安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李明远
信息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日期:2019-02-20 10:08  
   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西安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8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西安砥砺奋进、负重争先的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及西安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揽全局,围绕“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聚焦“五新”战略任务和新时代大西安“三步走”战略,以“追赶超越奋进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招商项目落地年”活动为抓手,锐意进取、奋力赶超,较好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大西安发展稳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精彩开局。

扎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生产总值跨越8000亿元大关、达到8349.86亿元,增长8.2%、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占全省比重升至34.2%、创14年来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84.7亿元,增长10.8%。新增市场主体55万户、总数达148万户,增速和市场主体活跃度均居副省级城市榜首。净增“五上”企业736户,创近五年新高。进出口总值首破3000亿元,达到3303.87亿元、增长29.6%,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一。被联合国城市发展报告评为“2018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入选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40个城市。

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特色农业发展亮点纷呈。深入实施农业提质增效“四大工程”,田园综合体创建全面启动,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96家,成功创建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园区达426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71家。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隆重庆祝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成功举办大西安农民节、中国樱商大会、世界饮品大会等重大节会,全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2650万人次。粮食生产实现“十五连丰”。

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大力实施“文化+”战略,新增规上文化企业130家、总量达486家,实现营收500亿元、增长23%以上。新增交大西迁博物馆等8座博物馆、总数达134座。新建实体书店840家、总量达1927家,获评“中国书店之都”。精心策划“西安年·最中国”“唐都长安1400年”等文化品牌活动,成功举办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2018中欧旅游年”闭幕式、2018西安国际马拉松赛、第十七届西安国际音乐节等重大活动,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旅游大会永久会址落户,西安当选“东亚文化之都”。

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着力办好为民“十大实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729元和13286元,增长8.1%和9.0%。改造老旧小区243.9万平方米,完成12个城中村、5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回迁安置,解决12.5万户房屋办证遗留问题。新增学位10.11万个。新增养老床位7601张,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惠及60.5万人。12345市民服务热线高效运行,全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更加完善。“1+N社会救助体系”获国务院通报表扬,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称号。

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着力打造铁军队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对西安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回头看”,坚决肃清魏民洲等流毒影响,开展冯新柱案“以案促改”,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充分发挥《问政时刻》《每日聚焦》《党风政风热线》等监督平台作用,大力纠治“庸懒散慢虚”作风问题。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不断提升政府自身建设水平,政府执行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主要做了八方面工作: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工业“五个三”行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分别增长9.4%和28.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3.5%。编制出台9个硬科技产业规划,举办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硬科技”作为西安原创概念进入国家话语体系。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40%左右。新增上市挂牌企业16家,金融业增加值实现874.9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0.3%。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81.3%,非公经济占比53.4%,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99%。举办中国500强企业峰会和百万校友回归等重大招商活动,全年签约引进项目760个,计划总投资2.45万亿元,三次集中开工重大项目852个、计划总投资1.07万亿元,677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4068亿元。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47亿人次、增长36.7%,旅游业总收入2554.8亿元、增长56.4%,西安成为十大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第一位。

(二)统筹城市高品质规划建设。城市高质量发展“十字方针”深入实施,“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空间格局逐步形成,大西安2050空间战略规划不断完善。制定实施支持西咸新区、富阎一体化发展意见,西咸国家级新区建设全面加快,大西安建设有了实质性突破。扎实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96个,全年完成城建投资773.6亿元。地铁4号线开通运营,西延路快速路建成通车,打通断头路30条,新增公交线路20条、新能源公交车1700辆,73个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加快推进,城市综合承载力明显增强。系统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强力开展“四改两拆”、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拆除违法建设1891万平方米、整治290万平方米,绕城高速路两侧单立柱广告实现“清零”。盒马鲜生等“新零售”竞相布局,SKP、大悦城、大融城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建成开业,新增万众国际W酒店等高品质酒店15座,言几又、钟书阁等一批知名书店相继进驻,城市品质形象大幅提升。

(三)深化全面创新改革。顺利通过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系统评估,14个优秀案例入选全国百佳,6条创改经验在全国推广。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市级机构改革按期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居全省第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全年研发投入410亿元、占GDP比重4.91%,专利申请总量7.12万件,技术成果交易额1028.33亿元,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培育瞪羚企业和小巨人企业404家,“易点天下”成为我市首家独角兽企业。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民参军”企业达430家,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突破2500亿元。开展“创业西安行”系列活动596场,累计建成众创载体1156个、3281万平方米,入孵企业和团队4.18万家,跻身全国“双创”城市第一梯队。

(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为契机,推出开放政策升级版,积极创建“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大力发展“三个经济”,获批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新增7条国际客运航线、总数达64条,航空旅客吞吐量跃居全国第七,货邮吞吐量突破31万吨、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第一,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获批第五航权。西安港铁路口岸监管区正式投用,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235列,实际开行总量、重载率、货运量全国第一。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127项和西咸新区区域69项改革试点任务全部完成,形成167个创新案例,“铁路运输方式舱单归并新模式”等5个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新增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8个,第二国际商事法庭落户西安。成功举办丝路国际电影节、全球程序员节等重大国际活动,在我市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的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分别达215和293家。全年引进内资3114.4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3.54亿美元。西安在开放中赢得了口碑、积蓄了加速赶超的强大动能。

(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五路”两侧增绿美化、“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建成绿地广场62个,城区新增绿地647万平方米,完成造林3.56万亩,免费开放公园15个,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大力清理整治“大棚房”,完成整改682处、恢复耕地3514.88亩。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强力整治黑臭水体,加快江村沟等重点环境问题治理。持续开展“五策治水”,“八水绕长安”生态恢复工程和剿劣水“十大工程”稳步推进。

(六)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抓好“八个一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联村党委、扶贫超市等创新举措在全省推广,“周至县摘帽、142个贫困村退出、14534户41211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指标全部达标,贫困发生率从1.28%降至0.23%。有效开展污染防治,制定实施新一轮“铁腕治霾·保卫蓝天”三年行动方案,聚焦“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六大行动,全年整治“散乱污”企业16281户,削减煤炭156.41万吨,PM10、PM2.5分别下降6.2%、13.7%。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展开,高陵、蓝田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加快推进。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活动,网贷机构数量和交易规模均达到“双降”要求。

(七)优化城市发展环境。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中央25号文件精神,制定出台我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召开第二届世界西商大会、对外开放暨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成立西商总会,举办西安企业家节,隆重表彰优秀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优秀创业明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三大革命”,持续升级“三大新政”,营商环境综合排名跃进全国前十。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组合方案,西安政务服务网建成投用,“最多跑一次”和“网上办”分别达90%和96%,企业开办平均时间从14.1天缩短到2.7天。全年落户人口80万,引进培养各类人才38.6万人。颁布实施《西安市控制吸烟管理办法》。新建改建各类公厕2098座,提升改造农村户厕16.7万座,开放社会单位公厕385座。深入开展“车让人”等活动,入选全国十大正能量城市。

(八)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921.5亿元,增长9.7%。新增城镇就业14.39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2.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6%。组建66个市级、193个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惠及学生32.5万人,全市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化。新建紧密型医联体13个,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154万人,市人民医院、国际医学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50045套,近60万职工利用公积金改善了住房条件。新农合按病种定额付费全面推行。食品药品抽检合格率均在97%以上。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积极开展“平安鼎”创建活动,刑事、“两抢”接报警数分别下降14.2%、53.6%。连续7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过去一年,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彻底查清、彻底排查、彻底整治、彻底查处”要求,全面彻底整治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依法依规做好撤销立项、违建拆除、资金追缴、土地收回、覆土复绿等工作,共拆除违建别墅1185栋,没收9栋,回收国有土地4557亩,退还集体土地3257亩,拆除各类违建162万平方米,复绿2646亩,实现了政治上查清、整治上彻底、长远上规范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

过去一年,我们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74件,政协提案753件,办复率100%。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共建等工作。国家安全、人民防空、民族宗教、防震减灾、妇女儿童、参事、统计、档案、侨务、气象、地方志、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决策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团结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驻市中省单位,向在西安投资兴业的企业家、创新创业者,向所有关心支持西安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驻市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以及海内外同胞、侨胞、友人,致以崇高敬意!

我们深知,西安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不优,“拳头”产业、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数量偏少;科教、军工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西安制造、西安创造的水平还偏低,经济实力与创新能力不相匹配;各类惠企政策落实还不到位,企业获得感还不明显,民营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污染防治工作亟待加强,打赢蓝天保卫战面临巨大压力,持之以恒有效保护秦岭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教育、医疗等优质资源总量供给不足、分布不平衡,上好学校难、看大病不方便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薄弱,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和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提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依然存在,政府自身建设还需加强。对此,我们将采取更有针对性、更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9年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是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之年,也是奋力追赶超越、加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大力培育“三个经济”,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着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省上下达任务。

做好今年工作,需要抢抓以下五个方面机遇:

——抢抓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机遇。用好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和支持西部发展等政策措施,高标准建设“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构建大西安都市圈,全面提升引领、辐射和带动能力,彰显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担当。

——抢抓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机遇。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经济循环,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抢抓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机遇。争取中省更大支持,全面加快交通、物流、能源、市政、生态环保、农业农村等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水电气暖设施、棚户区等改造和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打一场基础设施补短板的主动仗和攻坚战。

——抢抓加力民营经济发展机遇。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招商引资、支持民企发展、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等方面创新举措、狠抓落实,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大突破,让开放之门开得更大、改革之路走得更快。

——抢抓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机遇。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增加高品质有效供给,统筹做好户籍人才新政服务配套,持续办好为民实事,不断提升市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

围绕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聚焦9个高”工作部署,扎实开展“追赶超越攻坚年”“营商环境提升年”“作风建设强化年”活动,重点做好10方面工作:

(一)聚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坚持铁腕治霾,系统推进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烧、增绿,加快清洁能源替代、柴油车污染治理和新能源车推广,强化“散乱污”和扬尘污染源分类整治,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区域联防联控,空气质量排名退出169个城市后20位。坚决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帮助企业制定解决方案,防止“一刀切”。全力打赢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深化“五策治水”,启动实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三年行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水体生态修复,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完成10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修复湿地4000亩。全力打赢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抓好农业用地污染管控和修复完善,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工作,落实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系统解决方案,确保5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成投用。实施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启动唐家寨等4个村整村搬迁,从根本上解决江村沟生态环境问题。

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三年行动,以巩固提升、防止返贫为重点,实施增收富民、人居环境、新风文明、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五大提升工程”,统筹打好产业扶贫、就业创业、环境整治等“十场硬仗”,确保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1个增收产业,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大力推进易地搬迁户旧房腾退、宅基地复垦。强化扶志扶智,激发内生动力。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有效巩固脱贫成果。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行政府举债负面清单制、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实施债务全口径动态监测,确保全市政府性债务有序下降。建立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平台,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行为。同时,加强房地产、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风险研判,坚守底线、积极化解。

(二)聚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为目标,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加快突破高端产业、高端环节、高端品牌,打造万亿产业、千亿集群、百亿企业。围绕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新能源汽车之都,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产业。实施电气设备、集成电路等重大产业化工程,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建设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创新高地。支持华为、中兴、比亚迪、西飞、陕汽、铂力特等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发展,塑造“西安制造”“西安创造”品牌,壮大“百亿元企业俱乐部”,力争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

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深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培育现代物流、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高品质升级。制定实施西安国际消费中心建设规划,开展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实现“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扎实推进“商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浐灞、西咸等6个城市商业中心建设,推动钟楼、南门等重点商圈升级。鼓励发展美食经济、月光经济,支持开设品牌咖啡店、连锁便利店、时尚餐饮店,创建5条特色街区,抓好“大唐不夜城·现代唐人街”国家高品位步行街试点。加快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促进实体零售转型发展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力争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300亿元。

毫不动摇发展民营经济。全面落实我市《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发展“隐性障碍”,打造新型民营经济示范城市。推行涉企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公示制度,确保清单外“零收费”。实施民营企业用地优惠政策,实行小微企业“零成本”接电。健全降低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奖补机制,实施中小企业金融“增氧”计划,着力解决给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建立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成立民营企业维权投诉中心。充分发挥西商总会桥梁纽带作用,继续办好西商大会、西安企业家节等活动,让西商群体自信起来、自强起来、自豪起来!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围绕科技、文化、绿色、军民融合等十大产业,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挥政府基金引领作用,鼓励扶持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等投资基金,支持民营银行、社区银行发展,加快打造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抢抓“科创板”设立机遇,深入推进“龙门行动计划”,推介更多优质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年内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增“新三板”“青创板”挂牌企业10家。

(三)聚力扩大有效投资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围绕产业聚链、强链、补链,充分利用各类招商推介平台,发挥好各驻外办“前哨”“桥梁”作用,加强城市品牌营销,积极开展精准化、专业化招商,着力在招大引强、聚新培优上实现新突破。实施差异化招商策略,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明晰全市土地、标准厂房、写字楼等资源要素,推出产业用地指南,精准开展项目推介、项目流转,避免同质竞争。全年新签约百亿元项目18个以上,实际引进内资330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70亿美元以上。

全力抓好项目建设。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深化重大项目领导包抓制度,优化规划、土地、资金等要素配置,全力破解征地、拆迁、管网迁改等难题。强化项目建设绩效评估,落实“通报、督查、考核、约谈、激励”五大机制,不断提高项目开工注册率、资金到位率、竣工投产率。深入实施特色小镇总体规划,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创新力强的特色小镇。持续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示范观摩等活动,统筹推进738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年度完成投资3500亿元以上。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结合大西安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各类资本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商贸物流业和文化旅游业集聚。扎实推进工业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三星二期、吉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等9个单体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力争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充分释放民间投资潜力,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投资我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特色优势产业,鼓励支持民间投资、社会资本参与PPP项目,力争年内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

(四)聚力打造“三化五最”营商环境

纵深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政府数字化转型,聚焦“一网、一门、一次”目标,推动数据整合共享,持续完善政务服务网功能。启动西安市市民中心建设,建成全市“政务云”和“一网通办”总门户,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完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年内实现500项以上高频事项“一网通办”。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围绕与市场主体密切相关的开办企业、办理规划许可、获得信贷等方面,开展涉企政策措施大排查大落实和营商环境满意度大提升专项行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优化环保、消防、税务、市场监管等执法方式,大力降低企业合规成本,争创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实施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培育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壮大新经济产业集群。全年新增小巨人企业260家,各类市场主体60万户以上。

打造“双创”升级版。持续深化“三大新政”,开展“双百万”工程,以更好的环境、政策、举措引才聚才,年内再落户各类人才40万人以上。深入推进“创业西安行”系列活动,升级各类双创载体平台,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争取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推动“五大创业经济”取得新突破。统筹抓好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和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办好2019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西安国际创业大会和国际创业大赛、第三届全球程序员节等活动,让“创业西安”城市品牌越来越响亮。

(五)聚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不断提升西安文化影响力。围绕世界文化之都定位,大力发展“互联网+文化+外贸”新模式,办好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第八届西安戏剧节和东亚文化之都、“唐诗之城”系列活动,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精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一批农村文化礼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引进文化运营企业和产业化项目,抓好文化交流基地建设,继续办好“石榴花之春”中韩文化交流等活动,积极申办丝路卫视,支持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和华商传媒等做大做强。全面实施文化复兴工程,建设西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据库,用好兵马俑、大小雁塔、城墙等名片,丰富“西安语言”,讲好“西安故事”。强化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快推进三学街、七贤庄、小雁塔、大唐东市等特色片区建设。大力发展非遗经济,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围绕世界旅游时尚之都定位,坚持全域旅游理念,聚焦“商养学闲情奇”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立大旅游产业生态圈。实施旅游国际行动计划,用好“过境免签+第五航权”政策,让西安成为全球游客出游必选、途经必游的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构建现代旅游服务体系,加快高品质酒店建设,实施精品民宿发展三年行动,加快推进沣东华侨城旅游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建设,抓好朱雀·太平景区、大明宫遗址公园、翠华山·南五台创建5A景区工作。办好“西安年·最中国”系列品牌活动,力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

深化书香、音乐、博物馆之城建设。实施“书香西安”重大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品读西安”文化发展工程,推广“书店+咖啡+茶吧+文创+零售+互联网”等新型业态一体的综合书店,让书香成为古城的独特味道。建设提升一批大中型演艺场馆、音乐主题示范街区、音乐特色小镇和社区“音乐角”,办好西安国际音乐节、“一带一路”国际音乐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实施“西安音乐人回家”计划和专题招商引资活动,让音乐成为古城的时尚韵律。全力支持省三大博物馆改造提升,加快实施西安博物院改扩建项目,鼓励民营博物馆发展及各类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项目建设,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标识地品牌叫响做亮。

打造会展、赛事、文创名城。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加快“三中心”建设,积极争取承办国家重大主场外交和国际大型会议,办好欧亚经济论坛、丝博会等品牌活动,全年举办规模以上会展活动260场以上。大力推进“体育+”,积极申办全国、国际高级别体育赛事,办好2019西安国际马拉松等精品赛事,做好十四届全运会各项筹备工作。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推动会展、会议、赛事、产业、园区融合发展,加快建成一批创意街区、创客空间、文创园区和特色小镇,培育一批国际文化企业和文创品牌。

(六)聚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统筹抓好两个“国字号”创新改革示范工程。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抓好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和运营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积极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大力实施“高校+”战略,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提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产业化率。探索建立吸引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创新团队有效机制,实施争创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争取更多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落地西安。加快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建设,推进中科院西安科学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等项目,打造丝路科创中心、国家创新高地。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加快军地科技、军地经济融合发展,力争军民融合产业总收入达2700亿元以上,“民参军”企业达450家。

创建“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落实自贸区建设“53条”新政,争取设立新的自贸片区,积极研究申报内陆自贸港,打造自贸试验区升级版。支持西咸新区自贸区建设中医药健康养生产业聚集区,加快建设西安综合保税区和西安航空综合保税区,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城市和二手车出口试点申报。扎实推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打造跨境电商产业集群。深化“两园两地”合作模式,加快推进欧亚经济综合园区、中俄丝路创新园和中欧、中德、中法等国际园区建设。鼓励陕鼓、西电、法士特、隆基股份、爱菊集团等本地骨干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境外投资、境外园区建设和国际产业合作,确保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500亿元以上。创新国际人文交往模式,加快领事馆区建设,着力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友城结对工作。加快建设一批高服务水平的国际化社区,为外国人来西安工作生活提供更大便利。

打造“三个经济”发展示范。出台加快发展“三个经济”实施意见,着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国际产业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西安火车站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全要素流通能力,促进枢纽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加快航空、铁路口岸以及进口商品展示交易、跨境电商国际合作、加工贸易转移承接等平台建设,着力构建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等五大中心。加快西安新筑铁路物流基地、长安航空营运基地、西咸新区现代服务贸易企业聚集区建设,支持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申报综合保税区。促进“长安号”高频次运营、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年开行1800列以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集中监管和国企混改,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规范完善国企法人治理结构。做好天然气价格疏导工作,实施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季节性差价制度。继续做好国有林场改革,确保通过国家验收。完成机构改革任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

(七)聚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坚定不移保护秦岭生态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巩固和拓展专项整治成果,用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自觉的政治担当、最坚决的实际行动,持之以恒有效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加快修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规划》《办法》,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发展、村镇建设等专项规划。建立秦岭生态保护基金,实行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负面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构建“数字秦岭”全方位监督体系,完善区县、镇街、村(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健全常态化专项执法检查机制。加快秦岭国家公园建设和生态修复,开展“爱我秦岭”活动,切实保护好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让绿色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和产业目录,制定实施绿色循环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在高新区、经开区等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试点,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促进能源消费绿色升级,强化燃煤清洁高效利用和城市供气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加快花城、绿道建设,推进“五路”两侧及“1+38”酒店周边区域绿化提升,年内新增城市绿地不少于600万平方米。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和绿色家庭、社区、学校等创建活动,引领绿色生活新时尚。

健全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大西安生态绿色空间体系规划》,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科学确定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行最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建立统一的监管和执法体制。设立“西安生态日”,建立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和生态补偿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八)聚力增强城市功能品质

优化完善城市功能板块。坚持“精准落子”,面上建新城、拓功能,线上密网络、畅交通,点上抓整治、提品质,推动城市能级跃升。坚持“十字方针”,加快编制统一的、全覆盖的国土空间规划,强化城市设计和“城市双修”。用好增量土地,重视低效存量土地开发,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避免新增违法用地。统筹推进大西安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协同发展,加快建设软件新城、长安大学城、沣西丝路创新城、东部新城等示范区,重点培育丝路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中央文化商务区、西轴线中央商务区等增长极,推动空间结构调整、产业格局重塑,促进高端要素资源集聚。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城市大脑”计划,推进智慧治理、发展智慧经济、共享智慧生活。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全面构建公共服务设施网络体系。启动“5个一千公里”计划,全面加快路网、管网、绿网、市政设施建设步伐。启动公共交通“3个一千”行动,全面加快“公交都市”建设。加快地铁5、6、9号线等在建工程进度,启动轨道交通建设三期规划,确保1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实施“交通+”战略,大力推广TOD、XOD模式,加快上盖物业开发。协调推进国省干线改扩建工程,启动西安外环高速南段、东三环至临潼和西户快速干道建设,推进西阎快速干道项目。推动5G应用示范和产业合作,加快站址规划和基站建设,打造“无线西安”。

不断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聚焦“洁化”,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设施体系,深入推进“烟头革命”“厕所革命”,新建改建各类公厕1225座,提升改造农村户厕20万座。聚焦“绿化”,加快65个绿地广场和口袋公园建设,改造提升40个老旧绿地广场,开工建设3个主题公园,建设一批城区绿化景观示范路,植树造林3万亩。聚焦“美化”,持续推进“四改两拆”,加快实施城中村、断头路、违法户外广告“三年清零行动”,抓好开放式校园、开放式公园、开放式街区“新三大提升”。聚焦“亮化”,整体设计策划“三环两河三横六纵”亮化,提升重点路段夜景亮化和楼宇亮化水平。聚焦“序化”,加快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强化道路、街面、社区等城市末端管理,持续开展“车让人”等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加快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建立关中平原城市群常态化交流平台和沟通机制,在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产业协作、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接落地重大项目。加快西咸、富阎一体化进程和西铜、西渭融合发展,推进西咸新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建设,协力建好富阎产业合作园,构建区域发展共同体,带动关中平原乃至中西部城市群融合互动发展。

(九)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全力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紧紧围绕“五个振兴”,加快推进“五个美丽”建设。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新三大革命”。推进行政村规划编制全覆盖,完成400个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建50个“五个美丽”样板村,累计建成3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大力弘扬优良乡风民俗,办好农民丰收节等主题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三农”、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持续开展“四大提升工程”,不断完善“一区三带七板块”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大力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力争农产品加工经营收入达到650亿元。培育壮大农村电子商务主体,打造5个电子商务示范镇,25个电子商务示范村,农村电商企业突破400家。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临潼创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支持周至创建猕猴桃知名品牌示范区,建设好蓝田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深入推进“大棚房”专项清理整治,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现象。抓好非洲猪瘟防控。

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三变”和金融改革,稳妥推进宅基地改革,高标准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推进试点任务,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启动实施干部联乡、能人回乡、市民进乡、资本下乡、企业兴乡“五乡行动计划”,出台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扶持办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坚持远郊区县绿色生态优势和开发区辐射带动优势相结合,共建产业园区,共谋繁荣发展。

(十)聚力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千方百计稳定就业。坚持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推动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深入实施治欠保支三年行动计划,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实施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扩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万人,职业技能培训4.8万人次。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提升公办学校办学质量,持续做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新组建市级“名校+”教育联合体40个以上。出台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全面开展城镇住宅小区配建教育设施排查整治工作,落实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和支持区县教育发展若干政策,启动新建中小学34所、幼儿园54所,扩建中小学62所、幼儿园21所,确保新增中小学学位8万个、幼儿园学位2万个以上。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网络教育和职业教育,支持驻市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引进新十大名校、十大国际学校“双十计划”,打造“一带一路”教育中心。设立“一带一路”奖学金,做大丝路大学联盟,打造留学生之城。

推进健康西安建设。深入推进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村庄等8类“健康细胞”创建,做好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开展综合医改,抓好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健全完善紧密型医联体分工协作和双向转诊机制,拓展智慧医疗应用场景,搭建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系统和支付平台。继续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做好疫苗使用和预防接种提升工作,加快红会国际医院、国际儿童医院建设,不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完善医养结合政策,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全年新增养老床位6400张以上。积极引进国际医疗机构,鼓励现有医院开设国际院区,争取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医疗中心。

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决扛起稳定房地产市场主体责任,把居住用地“两个20%”原则落实到今年土地储备供应计划中,努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4万套,实施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改造200万平方米。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完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制度,优化“1+N”新型救助体系,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救助能力和救助覆盖面。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市民生活更便捷、更舒适。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西安”。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继续开展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安全攻坚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完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切实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防严管严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确保市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大力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扎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持续开展“平安鼎”创建活动,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盗抢、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打造全国最具安全感城市。

同时,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认真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和优抚双拥工作,扎实做好民族、宗教、外事、气象、地震、统计、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科协、残联、慈善等事业发展。

四、全面建设新时代人民满意政府

旗帜鲜明讲政治。主动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府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确保政令畅通、执行有力。

担当作为抓落实。坚持“干”字当头,突出“实在实干实绩”导向,全面落实“三项机制”,营造肯干、实干、能干的浓厚氛围。坚持问题导向,当好“施工队长”,践行“一线抓落实工作法”,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主体责任链。牢记初心使命,坚决兑现承诺,为群众福祉担当,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坚持以实绩论英雄,落实国务院“30条”激励支持措施,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区县、开发区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真正让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受褒奖、得实惠。

驰而不息强作风。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实施办法,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慢虚”问题。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事不过夜马上办,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为民造福的不懈奋斗诠释“人民勤务员”的政治本色和使命担当。

清正廉洁树形象。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时刻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深刻汲取秦岭北麓违建问题惨痛教训,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严守西安铁军“六条铁规”,严防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格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和监委监督,主动接受群众和媒体监督,加强审计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大西安要有大作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逐梦前行,全面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奋力谱写大西安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和全市人民高品质幸福生活的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50218682/2019-03084772  

西安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2月15日在西安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西安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李明远  
2019-02-20 西安政府工作报告 [新闻频道]  
 http://news.xiancity.cn/system/2019/02/20/030635256.shtml     2019-02-20



  • 喜欢0 评分0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沙发#
    发布于:2019-02-21 02:28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术语解释
    《西安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术语解释


     1.“五新”战略: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即“培育新动能、构筑新高地、激发新活力、共建新生活、彰显新形象”。

     2.新时代大西安“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总量迈上万亿台阶,大西安都市圈全面形成;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代表国家形象、服务“一带一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城市国际性特征进一步完备,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全面建成服务“一带一路”、亚欧合作交流的国际化大都市,努力跻身世界城市、国际文化名都行列。

     3.“五上”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4.“四大工程”:即粮食绿色示范、设施蔬菜扩建、果业提质增效、优势畜牧提升四大工程。

     5.为民“十大实事”:2018年,市委、市政府围绕改善出行环境、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做好就业服务保障、改善住房条件、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创建美好生态环境、提升营商环境、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改进养老服务、加大扶贫济困等10个方面,实施的十大惠民实事。

     6.“1+N社会救助体系”:即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教育资助制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高龄老人生活保障补贴制度、困难失能老人护理补贴制度、渐退帮扶制度、分类施保制度等为补充的救助制度体系。

     7.“五个三”:一是增总量、增质量、增效率“三个增”;二是发展产业集群、规上企业群、企业家群“三个群”;三是提升服务、提升能力、提升效能“三个提升”;四是军工+、汽车+、互联网+“三个+”;五是培育单项冠军、培育小巨人、培育独角兽“三个培育”。

     8.硬科技:指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精尖科技,区别于由互联网模式创新构成的虚拟世界,属于由科技创新构成的物理世界,是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才能形成的原创技术,具有极高技术门槛和技术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

     9.“十字方针”:即“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城市发展战略。北跨,向北跨过渭河,打造渭河世界级滨水景观带;推进富阎一体化,使渭北区域成为工业新重镇、城市新组团。南控,把秦岭作为国家中央公园来打造,重回“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西进,建好西咸新区,推进西咸一体化,使大西安进入双核心时代。东拓,整合东部板块,使东部区域成为开放新高地、服务业增长极。中优,凸显核心区九宫格局,延续城市肌理,彰显千年古都底蕴,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标识地。

     10.“四改两拆”:即棚户区(城中村)改造、旧住宅区改造、旧工厂改造、架空通信线缆改造;违法建设拆除整治、违法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拆除整治。

     11.“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即国企(含企业和科研院所)将家属区水、电、暖和物业管理职能剥离,转由社会专业单位实施管理。

     12.“三个经济”:即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

     13.第五航权: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航空公司,在经营某条国际航线的同时,获得在中途第三国装载客、货的许可。

     14.“五路”:即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高铁线路、绕城公路、通景公路。

     15.“大棚房”:指以农业大棚为名进行非农业建设,属违法建设,主要是承租方建蔬菜大棚时,在旁边和内部建设“配套用房”,对外租售。

     16.“五策治水”:即系统治水、工程治水、生态治水、管理治水、社会治水。

     17.剿劣水“十大工程”:即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城镇截污纳管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沿河工商企业执法监管工程、沿河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置工程、农业面源污染及养殖场治理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工程、河流湖库治理工程、水生态修复工程、河湖监测管理工程。

     18.“三大革命”:即“烟头革命”“厕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

     19.“三大新政”:即“户籍新政”“人才新政”“创新创业新政”。

     20.“三中心二高地一枢纽”:是围绕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着力构建的六维支撑体系,即西部经济中心、丝路科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丝路文化高地、内陆开放高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21.“聚焦9个高”:聚焦全面小康高水平,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聚焦秦岭保护高标准,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全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聚焦要素集聚高功能,全力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聚焦“一带一路”高定位,全力扩大对外开放;聚焦追赶超越高效率,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聚焦文化旅游高品质,全力打造现代时尚“两都六城”和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聚焦城乡融合高起点,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美好生活高期待,全力办好民生实事。

     22.“十场硬仗”:打赢产业扶贫、就业创业、公建配套、环境整治、扶志扶智、风险防范、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兜底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十场硬仗。

     23.月光经济:又称夜市经济,以夜间文化演艺、旅游观光、教育培训、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展览展销等为主要内容,是伴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而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繁荣程度的“晴雨表”。

     24.中小企业金融“增氧”计划:是《西安市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七大类30条措施之一,主要是强力解决给民营企业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力争三年后,银行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占新增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25.十大产业:科技、文化、军民融合、能源、物流、汽车、绿色、离岸、消费、农村等十大金融产业。

     26.“龙门行动计划”:2017年11月,西安市开展“龙门行动计划”,通过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协调力度等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实现上市挂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重组上市,到2021年境内外上市企业达到10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300家,5年内实现翻番。

     27.PP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28.“三化五最”:即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审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诚信最优、服务最好。

     29.“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0.“双百万”工程:即百万大学生留西安、百万校友回归。

     31.“五大创业经济”:大学生创业经济、校友经济、院士经济、院所经济、教师经济。

     32.“石榴花之春”中韩文化交流活动:活动始于2007年,以西安和韩国晋州市的市花石榴花为名,以民间文化艺术交流为主要形式,每年在两地轮流举办,至今已举办了9届。

     33.省三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馆。

     34.“三中心”:即西安奥体中心、西安丝路国际会议中心、西安丝路国际会展中心。

     35.“两园两地”合作模式:即西安和境外地区在对方所在地互设产业园区,联袂发展,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外双方企业互到对方国家投资发展,积极推动企业资源共享,实现互利互惠。

     36.“1+38”酒店:高端国际会议主会场丝路国际会议会展中心东区+确定接待酒店38家。

     37.“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其中,生态修复,旨在有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植被,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手段恢复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城市修补,重点是不断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发掘和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和社会网络,使城市功能体系及其承载的空间场所得到全面系统的修复、弥补和完善。

     38.“城市大脑”计划:在城管、交通、教育、医疗、环保、水务、市政、农业等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借助云端计算能力,对物联网采集的海量大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推进智慧治理、发展智慧经济、共享智慧生活。

     39.“5个一千公里”:一千公里快速路、一千公里轨道交通、一千公里绿道、一千公里地下综合管廊、一千公里线缆落地。

     40.“3个一千”:一千公里公交专用道、一千条城市客运线路、一千万人次日均客运量。

     41.TOD模式:即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规划设计方式。

     42.XOD模式:即借鉴TOD模式的理念,以城市基础设施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是TOD模式的拓展。根据基础设施的不同可具体划分为EOD(教育导向)、COD(文化导向)、HOD(医疗卫生导向)、SOD(体育导向)、POD(公园导向)等。

     43.“三环两河三横六纵”:三环指环城路、二环沿线、三环沿线;两河指灞河、渭河;三横指昆明路—丰庆路—环城南路—咸宁西路—咸宁中路—咸宁东路、大庆路—长乐东路、红光路—西大街—东大街—韩森路;六纵指未央路—常宁大街、港务大道—灞河—国际港务区—西安世博园—绕城高速东段—曲江新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沣河—昆明池、朱宏路—太白南路、文景路—朱雀大街、太华北路—雁塔路。

     44.“五个美丽”: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党建、美丽人家、美丽乡风。

     45.“一区三带七板块”:“一区”即秦岭北麓西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带”即沿渭都市农业产业带,渭北工业区农业产业带,南横线都市农业产业带;“七板块”分别是白鹿原都市农业板块,周至猕猴桃板块,鄠邑、长安葡萄板块,临潼石榴板块,临潼奶牛板块,蓝田肉鸡板块,阎良瓜菜板块。

     46.“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47.“两个20%”:2018年起,西安市20%的居住用地,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重点解决城市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各类人才、院校毕业生、农民工住房问题和相应的子女入学、就医等配套问题;20%的居住用地,用于限地价、限售价的“双限房”建设,通过共有产权的形式,解决中等以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无自有住房各类人才的居住问题。

     48.“15分钟便民服务圈”:即15分钟交通圈、餐饮圈、就医圈、教育圈、养老圈、政务圈、购物圈、阅读圈、健身圈、休闲圈。

     49.“三项机制”: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实现追赶超越发展,陕西省委出台《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试行)》《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形成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

     50.国务院“30条”:为进一步健全正向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和调动各地从实际出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担当作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将2016年实施的24项督查激励措施调整增加为30项督查激励措施,对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

     51.西安铁军“六条铁规”:一是不许收钱;二是不当“两面人”、不搞“两面派”;三是不拉“山头”、不搞“小圈子”;四是不跑官要官、不到处拉关系;五是不营私舞弊、不插手工程项目;六是不溜须拍马、不弄虚作假。


    来源:西安网 时间:2019-02-20 09:27  《西安政府工作报告》名词术语解释
    http://news.xiancity.cn/system/2019/02/20/030635260.shtml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