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年谱 1~一九八三年,41岁 - 西安大区·大西安 - 爱扫码·i3m.cn:3hhh.cn/8520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8520 搜一搜.cn/8520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205回复:1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8520
·搜一搜.cn/陈忠实年谱 1~一九八三年,41岁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8-12-30 22:20
学术年谱
陈忠实年谱
邢小利 邢之美

一九四二年,〇岁。
八月三日,出生于白鹿原北坡下的西蒋村。这一天是农历的六月二十二日,在五行中属火。这一年按中国人的属相说,是马。
乳名:运。曾用名:陈忱(很少使用)。
据陈忠实的哥哥陈忠德介绍,陈姓祖先应该是在清朝嘉庆年间或嘉庆前从别处迁移而来的。何处迁来,难以查考。
曾祖父陈嘉谟,曾经作过私塾先生。

祖父陈步盈,也作过私塾先生。陈步盈这一辈有兄弟三人,分属两支,是堂兄弟。陈步盈为一支,单传;到陈忠实的父亲陈广禄,仍是一个,单传。
父亲陈广禄生于一九〇六年,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但他会打算盘,也能提起毛笔写字,还能读小说、剧本乃至《明史》这样的书。这在当时的农村,算是有些文化的人。
陈忠实的母亲贺小霞,生于一九一五年八月二十日,是白鹿原上的狄寨镇伍坊村人。
陈忠实上有一姐陈希文,一哥陈忠德,下有一妹陈新芳,他排行为三。
陈家在新中国成立前,有坡地十余亩,水地四五亩;与另一贫农合养一头牛;有两间厦房,一间半大房;有一些必需的农具。生活的主要来源靠父母务农。
西蒋村如今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席王街道办事处(原属毛西公社、毛西乡、霸陵乡),是一个很小的村子。村以蒋名,却没有一个蒋姓。除了几户姓郑的村民,西蒋村村民大都姓陈。
据陈忠实介绍,一九四九年初,西蒋村三十七户,东蒋村二十七户,史家坡十七户。这三个自然村相距很近,同办一所初级小学。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三年,七岁至十一岁。
一九四九年五月二十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解放陕西省省会西安市。
一九五〇年春季至一九五三年春夏季,在西蒋村上四年制初级小学。
一九五三年,学校由春季入学改为秋季入学,东蒋村初级小学规定,学习好的学生进入下一年级,差的留一级。陈忠实学习好,到了秋季,就直接进了四年级。
一九五三年七月,初级小学毕业后,本来应该到最近的东李村上五至六年制的高级小学,但那一年东李村小学不招高年级考生,他只好与三个同学一起到灞河对岸的蓝田县华胥镇油坊街报考那里的高级小学,三人中考上了二人,陈忠实之外另一人是陈广俊。
秋冬季,在油坊街高级小学上五年级。
一九五四年,十二岁。
春夏季,在油坊街高级小学上五年级。
秋冬季,上六年级。
十月,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撤销。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决定,原大区作家协会均改为大区所在地城市的中国作家协会分会,负责联系原大区各省市的作家协会会员,西北作家协会筹委会(为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下属单位,一九五三年初开展工作,组织过创作座谈会、诗人戈壁舟和作家王琳的作品原稿讨论会,邀请柳青作用过创作报告,编辑出版《创作通讯》等)召开扩大会,研究成立分会事宜。郑伯奇、王汶石、苏一萍、张季纯、柳青、钟纪明、马健翎、胡采、张棣赓等出席。
十一月八日,下午,在西安市东木头市公字2号原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院的大会议室,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成立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马健翎致开幕词并报告筹备经过。他说:本会的任务是领导会员学习马列主义、党的政策,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培养青年作家和兄弟民族作家。王汶石宣读分会简章,获得通过。柳青致闭幕词。会议选举马健翎为主席,柳青、郑伯奇、胡采为副主席;决定分会秘书长由王汶石、戈壁舟、李古北、余念、杜鹏程五位驻会作家轮流担任,任期各为一年。
一九五五年,十三岁。
春夏季,在油坊街高级小学上六年级。
夏季,高级小学毕业。
秋冬季,上初中一年级。
到西安市第十四初中(今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考区考试。陈忠实后来的散文《布鞋•汽笛•红腰带》写的就是这一个过程。同村的二人考上了他一人。考上之后,上的是位于韩森寨的西安市第三十六初中。由于第三十六初中当时还在修建之中,他第一学期是在东门外的鸡市拐索罗巷教堂上的课。
合作化时,陈家将土地、牲畜入社,房屋没有变动。
一九五六年,十四岁。
一至八月,休学在家。
休学后,他在家里照看妹妹,经常背着妹妹在村子里闲转。有一天,乡政府的书记在村子兴办农业合作社,他跟着看热闹。书记看到这个抱着孩子的孩子,很以为怪,就问他为什么不上学,他说休学了,问他为什么休学,他不说。书记就问村上的人,村上人说,这娃学得好,但是家里穷,他父亲供不起学,休学了。书记立即发了火:新社会怎能让贫农的孩子失学?书记说,一定得上学。书记后来跟学校联系,要让这个少年复学。学校通知他复学,每个月给六元钱助学金。
九月,开学复读初一。因为休学期间,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的课程没有学,就只能从初中一年级的第一学期从头学起。
回到韩森寨第三十六初中上学。背馍上学,从西蒋村到韩森寨比到鸡市拐近一些。
一九五七年,十五岁。
春夏季,读初一。秋冬季,上初二。中学语文课改革,语文分为文学和汉语两门课程。赵树理的短篇小说《田寡妇看瓜》引起了他对小说创作的兴趣和冲动,模仿着写了篇《桃园风波》的小说,得到老师好评。从此走上爱好文学之路。
八月二十七日,《中国青年报》刊出一篇由该报记者高歌今写的关于刘绍棠的通讯,题为《从神童作家到右派分子》。
下半年,从语文老师车占鳌的讲课中,知道了神童作家刘绍棠的故事和一些作品,课后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刘绍棠的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和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读了《山楂村的歌声》,他很喜欢,觉得刘绍棠的语言很美。在《山楂村的歌声》“后记”里,刘绍棠说到他对肖洛霍夫的崇拜和对《静静的顿河》的喜欢,陈忠实由此也注意到了肖洛霍夫和他的长篇小说。
一九五八年,十六岁。
春夏季,读初二。
暑假,每逢白鹿原上集镇的集日,先一天下午就从生产队的菜园里趸取西红柿、黄瓜、大葱、茄子、韭菜等,大约五十斤左右,天微明时挑到距家约十里的原上去卖。一趟买卖可赚一二元钱,开学时就揣着自己赚来的学费报到了。而在集日的间隔期里,每天早晨和后晌都去割草。他背着竹条大笼,提着草镰,或下灞河河滩,或爬上村庄背后白鹿原北坡的一条沟道,到处寻找鲜嫩的青草。因为年幼,他还没有为农业合作社出工的资格,可是割草交给社里获得的工分有时比出工还要多。就在这卖菜和割草的间歇里,他拿出暑假前在学校借的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兴趣盎然地阅读着顿河哥萨克的故事。小说中那条远方的顿河常常幻化为他家门前那条冬日清冽夏日暴涨的灞河,辽阔的顿河草原上的山冈,那舒缓起伏的线条,也与他天天面对着的骊山南麓和白鹿原北坡之气韵叠印在一起。那个生动的哥萨克小伙子葛利高里,那个风情万种的阿克西尼亚,虽然生活在远方异域,读起来却有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一个是他少年生活范围以外的另一个民族的生活形态,顿河哥萨克的故事,一个是卖菜割草的尚未成年的乡村孩子,书里书外,存在着遥远的距离和巨大的差异。然而,对于陈忠实非常重要的一点在于,少年陈忠实的视野抵达了一个虽然找不到准确方位但却在远方存在着的顿河草原,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快乐和悲伤牵动着他的情感。这种文学的熏陶是悄然的,也是深远的。静静的顿河,辽阔的草原,哥萨克,奔放的小伙子,热烈的女人,红军,白军,这些主题词无疑深深地扎根在少年陈忠实心里,成为他日后文学创作的酵母。
九月,转学到纺织城西安市第十八中学。转学主要原因是这里离家近,来回背馍方便。秋冬季,读初三。初三第一学期,正值“大跃进”,学校基本停课,组织学生端着脸盆,到灞河的沙子中淘铁砂,学校建有小高炉炼铁。上课时断时续,老师布置学生自己命题写作文。陈忠实在当时“诗歌大跃进”和后来被称为“红旗歌谣”的时代氛围影响下,写了不少或五言或七言的诗歌。老师看后,很欣赏,让他选一些寄到《西安日报》。
十一月四日,在《西安日报》发表诗一首《钢、粮颂》:“粮食堆如山,钢铁入云端。兵强马又壮,收复我台湾。”这是陈忠实见诸铅字的第一篇文字。
一九五九年,十七岁。
四月,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部《稻地风波》在《延河》四月号开始连载,从八月号起,改题为《创业史》,至十一月号全部载完。
陈忠实节省下父亲给的二角买咸菜钱,购买《延河》阅读《创业史》。
春夏季,读初三。
七月,于西安市第十八中学初中毕业。
秋冬季,在位于灞桥的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上高中一年级。
十一月,《收获》第六期发表《创业史》(第一部)修订稿。
本年,听说《创业史》要在《收获》一九五九年第六期全文刊出,就托在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当工人的舅父贺庆安帮他买了一本《收获》,送到学校,他才完整地读完了《创业史》第一部。
一九六〇年,十八岁。
春夏季,读高一。秋冬季,读高二。
五月,《创业史》第一部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陈忠实没有钱,又托他的有工资收入的舅父帮他买了一本。
十月,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二部上卷开始在《延河》十月号连载。这一期刊载的是第二部第一章。
一九六一年,十九岁。
春夏季,读高二。
一月二十六日,由陈鑫玉、杨海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本月,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的第二、第三章在《延河》一月号刊载。
三月,王汶石短篇小说《沙滩上》刊于《延河》三月号。
陈忠实与同学在灞河滩上阅读并讨论《沙滩上》。
五月,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的第四、第五章在《延河》四、五月号合刊刊载。
十月,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的第六、第七章在《延河》十月号刊载。
秋冬季,读高三。
本年,在这个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最困难的一年,无法化解的饥饿折磨着几乎所有的人,处在生长期的中学生尤其如此。教育部门采取非常措施,取消学生晚自习和一切作业,以对付饥饿。在这一段没有功课压力的轻松日子里,陈忠实和常志文、陈鑫玉三位文学爱好者组织起来一个文学社,名为“文学摸门小组”,同时创办文学墙报,名为“新芽”。《新芽》创刊号上,刊登了陈忠实的一篇散文《夜归》。
一九六二年,二十岁。
春夏季,读高三。
从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二年,高中期间,陆续读了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春》《秋》等小说。
四月十九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举办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周年报告会,邀请柳青谈作家的学习问题。柳青提出作家有三个“学校”,即生活的学校、政治的学校、艺术的学校。他说,这三个“学校”没有毕业的期限,活到老,学到老。作家要不断地从生活、政治、艺术三个方面学习,加强自己的修养,才能提高水平。
七月,于西安市第三十四中学高中毕业。
九月,经毛西公社批准,在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初级小学任民请教师。所谓“毛西”,乃毛河湾西村之简称。因当时的公社驻毛西村,故泛称这一带为“毛西”(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此地区已划归席王街道办管辖)。蒋村小学是一个由三个小村合办的四年制的初级小学,学校设在东蒋、西蒋两个村子之间的平台上。学校共有学生七十余人,由他和另外一位公办老师执教。另一位老师也姓陈,年近六旬,原是杨虎城部队里的一个小军官,毛笔字写得好,国文教得好,但算术不行,所以村里的小学生升学考试都考不上。陈忠实来后,带毕业班,强化补习算术。两个人合用的办公室,是一幢拆除了不知哪路神灵泥像的小庙。教室旁边是生产队的打麦场。社员出工下地收工回家经过教室门口,嬉笑声议论声和骂架声常常传进教室。
陈忠实自己说(二〇一〇年):一般民请教师,每月由生产大队给记二十几个劳动日。陈忠实所在的蒋村小学由三个村子合办,不能记工分,便由三个村子分担每月二十八元的工资,年终结算。
陈忠实的哥哥(陈忠德)和嫂子回忆(二〇一〇年):当了民请教师,每月生产大队给记三十个劳动日,当时每个劳动日值四角钱;每月再给十元补贴。陈忠实每月给家里补贴家用五元,自己留用五元。
一九六三年至一九六四年,二十一岁至二十二岁。
在蒋村四年制初级小学当民请教师。
为东李六年制高级小学下属初级小学东片区教研组组长。陈忠实所带毕业班连续两年升学率百分之百,一下子轰动全公社。
七月,被评为“优秀教师”。公社教育部门奖给他三十元钱。
九月,调到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仍为民请教师。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
十二月,毛西公社布置下属各单位为春节准备文艺演出节目。当时,全国正在大力宣传“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陈忠实采访了当地即毛西公社陈家坡贫农陈广运,谈了整整一天,回去写了一篇老贫农忆苦思甜的快板书,作为春节节目。快板书写好后,看到《西安晚报》的一篇春节演唱征文启事,征文要求大家投寄小演唱、对口词、快板书、小戏等。他就把这一篇快板书寄去,很快就发表出来了。
一九六五年,二十三岁。
一月二十八日,在《西安晚报》发表快板书《一笔冤枉债——灞桥区毛西公社陈家坡贫农陈广运家史片断》。
三月六日,在《西安晚报》发表诗歌《巧手把春造》。
三月八日,散文处女作《夜过流沙沟》发表在《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刊名叫《红雨》。
四月十七日,在《西安晚报》发表散文《杏树下》。
十二月五日,在《西安晚报》发表散文《樱桃红了》。
本年,在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
本年,社教中,出席社教总团学习毛选积极分子大会。

一九六六年,二十四岁。
二月十二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介绍人一个是王俊峰,毛西农中负责人;一个是赵学谦,毛西公社武装干事。陈忠实一九八七年回忆说,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在公社一个简陋狭小的房间里,我羞怯不安地坐在一个角落里,听那些比我年长的共产党员们对我的评价,听介绍人向支部汇报对我的考察结果……我被接收了。我走出那个狭小房间的时候,看见灿烂的太阳,几乎流下泪来”。“同时又想起了在学校听战斗英雄演讲的情景,特别是那段话”。这里所说的“那段话”,是指一九六十年代初,陈忠实还上高中时,坐在学校操场浓密的柳荫下,忍受着瓜菜代粮的饥饿,听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英雄慷慨激昂的演讲,英雄说:“我一生无他求,高官嘛,没意思;金钱嘛,太乏味!我唯一的人生目标,就是做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党员预备期从一九六六年二月十二日起到一九六七年二月十二日止。因为“文革”打散了党的基层组织,到一九七一年二月九日转正。党龄从一九六七年二月十二日算起。
三月二十五日,在《西安晚报》发表短篇小说《春夜》。
四月十七日,在《西安晚报》发表散文《迎春曲》。
五月十六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通知,二十八日“中央文化革命领导小组”成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式开始。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正常业务活动停止,投入运动。
十月,西安市建国路七号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大院由于要用来关押被打倒的省上重要的“走资派”,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机关及家属全部搬迁至小南门外大学东路四十二号(今红缨路一百五十八号)共青团陕西省委大院内(与共青团陕西省委共用一个大院,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在南边,共青团陕西省委在北边),至月底搬完,十一月份在新址开展活动。
本月,中共西安市郊区委员会决定:将洪庆、新合、狄寨、十里铺、毛西、水流、席王等七个人民公社,分别更名为红星、永红、红原、向阳、立新、火炬、曙光人民公社。陈忠实所在的原毛西公社,更名为立新公社。到一九七二年五月,改名的七个公社又恢复原名。
十一月,师生外出串联,各校纷纷停课。陈忠实以农业中学教师身份带领学生,同时也“作为一个红卫兵”,串联到北京。十一日下午,毛泽东第七次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四时,在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华表下,见到了乘着敞篷汽车检阅红卫兵的毛泽东。
本年,被评为毛西公社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
本年,在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
一九六七年,二十五岁。
一月三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内部群众组织十个战斗队实行大联合,成立群众组织——“红色造反队”。此前,已开始批判“旧文革领导小组”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旧文革领导小组”瘫痪。
一月六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红色造反队”夺权,开始主持并领导机关的工作和运动。
一月十日,陕西文化艺术界批判“文艺黑线”,进行“造反夺权”,一大批领导干部、作家、艺术家、知名人士被打成“牛鬼蛇神”“反革命”“走资派”,关进“牛棚”。
一月十八日,“红色造反队”揪出所谓的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走资派”“反动权威”“牛鬼蛇神”和“资反路线”的主要执行者共十五人,游街示众,揭开了“彻底砸烂裴多菲俱乐部的序幕”。从此,开始了对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领导干部、作家的批斗、抄家、殴打等迫害。
本月,一个寒冷的日子,从乡下进西安城,为学校养的几头猪买面粉厂的麸皮饲料。拉着架子车走在大街上,忽然看到有一群人被押在卡车上游街,其中竟然有他崇仰的作家柳青,柳青头上还戴着纸糊的高帽子。
四月一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红色造反队”编辑的《文学战地》创刊,共出五十六期后,改为报纸形式。创刊号主要内容:一是批判“资反路线”的总结材料,二是“文革”初期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文革领导小组”(被称为“旧文革领导小组”)组长李若冰的检讨《向毛主席请罪》。
五月末,在白鹿原西头北坡凤凰嘴处农业中学自垦的坡地里,与七八位教师收割麦子,一顿咥了七个蒸馍。
本年,在立新(原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学校停课,教师轮流护校,在本村参加生产队劳动。
一九六八年,二十六岁。
十月底,“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四十队进驻省级文化系统及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领导斗、批、改。
十五月,借调立新(原毛西)公社协助搞专案、整党等项工作。其中的专案工作,主要任务是给农村和社属单位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中揪出来的人落实政策。主要负责文字工作。
本年,与王翠英结婚。王翠英,生于一九四六年,共青团员,初中肄业,毛西公社西蒋村社员。
本年,立新(原毛西)公社农业中学撤销。到立新(原毛西)公社东李八年制学校(戴帽中学,原东风小学)任初中教师。
一九六九年,二十七岁。
二月十九日,女儿陈黎力出生。
十二月二十七日,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宣布:撤销原文化局、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省剧目工作室、省音乐家协会、省美术家协会等六个单位,这六个单位的领导和干部全部下放农村、工厂和“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本年,借调立新(原毛西)公社协助搞“清队”“一打三反”后的落实政策及整党等项工作。
一九七〇年,二十八岁。
一月,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撤销,绝大部分人员下放农村或者去“五七干校”。
六月一日,陕西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及文化局领导小组正式成立,局机关设办事组、政工组、文艺组、出版组。
六月十七日,陕西省文化局召开地、市文化工作座谈会,研究安排普及“样板戏”的工作。
本年,借调立新(原毛西)公社协助搞“清队”“一打三反”后的落实政策及整党等项工作。
一九七一年,二十九岁。
一至五月,借调立新(原毛西)公社,协助公社建党工作,恢复建立“文革”中瘫痪的党支部。在建党时,跟一位领导到白鹿原北坡上的龙湾队去驻队,还有当地驻军(军校)的一位教员和一个战士,四人组成一个工作组,为这个村子重建生产大队的党支部。这个村子的工作比较难做,他坚持政策,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任务完成得比较好。
六月十五日,二女儿陈勉力出生。
本月,因工资问题在公社不好解决,立新(原毛西)公社安排陈忠实任公社卫生院革命领导小组组长。陈忠实在这里学会了打肌肉针。曾组织十多名医务人员先后三个月进山采药一百多种,近万斤,为“三土四自”方针开了新路,进一步巩固了合作医疗制度,职工和群众反映较好。
八月三十日,西安市文化局举办西安市工农兵文艺创作学习班。
十一月三日,在《西安日报》发表散文《闪亮的红星》。一九六六年五月,《西安晚报》在“文革”风浪中停刊,一九六九年六月又以《西安日报》之名重新出刊。
一九七二年,三十岁。
七月,短篇小说《老班长》刊陕西省工农兵艺术馆编的《工农兵文艺》第七期小说栏目头条。此文原题为《寄生》,陈忠实是作为散文写的,写好后寄给《西安日报》文艺部编辑张月赓,张月赓已经编好并排版,审稿人认为此文观念上有问题,未发表。后转投《工农兵文艺》,《工农兵文艺》将原题改为《老班长》,发在小说栏目。
八月二十七日,在《西安日报》发表革命故事《配合问题》。《配合问题》又刊陕西省工农兵艺术馆编的本年第九、十合刊的《工农兵文艺》。
十月二十二日,在《西安日报》发表散文《雨中》。
十一月六日,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成立,属省文化局领导的县级事业单位。原下放劳动或在“五七干校”的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领导干部、作家、编辑陆续调入。
十二月二十七日,鱼讯(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党的核心小组成员、文化局领导小组成员)任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作家王汶石任副主任。
冬,徐剑铭把陈忠实在《郊区文艺》创刊号上发表的散文《水库情深》推荐给《陕西文艺》编辑路萌、董得理,此文于次年的《陕西文艺》创刊号发表,陈忠实由此走进了《陕西文艺》的“门槛”。
本年,借调立新(原毛西)公社工作,任公社卫生院革命领导小组组长。
一九七三年,三十一岁。
二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参加陕西省出版局召开的“陕西省‘三史’、小说、连环画业余作者创作座谈会”。座谈会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二月二十七日下午,在这个座谈会上,第二次见到柳青。
三月八日,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召开青年业余作者创作座谈会。
三月,这个时期的月工资是三十九元五角。
春,到位于纺织城的西安郊区党校参加为期一月的“学习班”。在这期间,利用早起或者晚上看电影的机会,躲开大厅通铺的人,构思短篇小说《接班以后》,写了两段,因为繁忙而放下。
编写村史《灞河怒潮》。一九六五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期,原洪庆公社党委、公社管理委员会与车丈沟生产大队、西安市第六十三中学联合在地主张宝书(张宝书为洪庆地区巨富,人称“张百万”)的庄园内组织地主罪证展览,供群众参观,接受“阶级斗争教育”。一九七一年六月,西安市郊区革命委员会将其改名为展览馆,系统地介绍了张宝书“罪恶的发家史”、财产和土地的占有量及车丈沟、郭李村群众的“反抗斗争史”,共展出实物四百余件。展览馆一九七一年六月开馆,一九八一年六月闭馆,一九八一年七月四日撤销。一九七三年春,由陈忠实、王韶之、罗春生、郑培才等人编写以车丈沟、郭李村群众的血泪史和阶级斗争反抗史为内容的《灞河怒潮》一书。陈忠实写了其中的一部分并为该书统稿。该书一九七五年九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四月十五日,中共西安市郊区毛西公社党委任命陈忠实为该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五月八日,经中共西安市郊区党委决定,陈忠实由集体干部转为国家正式干部。当时西安郊区在十个公社试点配备年轻干部,被提拔的干部年龄不得超过三十岁,此事在一九七二年酝酿,陈忠实一九七二年刚好不满三十岁。陈忠实因此而由十一年民请教师身份转为国家正式干部。
七月,《陕西文艺》创刊号出版,该刊为双月刊。主编王丕祥,副主编贺鸿钧、王绳武;编辑部主任董得理,副主任杨韦昕;小说组组长路萌,副组长高彬;诗歌组组长黄桂花,副组长杨进宝;评论组组长陈贤仲。均系原《延河》人员。路遥短篇小说处女作《优胜红旗》在《陕西文艺》创刊号发表,作者时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政工组干部。
陈忠实在《陕西文艺》创刊号上发表散文《水库情深》。此文写于一九七二年十一月。最先发表在西安郊区文化馆创办的自编自印的文学刊物《郊区文艺》创刊号上。
九月五日,陕西省文化局文艺创作研究室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全省各地(市)县专业和业余作者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会议。
十月,国庆休假期间,夫人待产住院,陈忠实陪护,用了几天写完短篇小说《接班以后》。
十月十日,儿子陈海力出生。
十一月,在《陕西文艺》第三期上头条发表平生第一个短篇小说《接班以后》。王西京插图。
一九七四年,三十二岁。
一月十日,到西安市南泥湾五七干校报到。他是以毛西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身份到此学习锻炼,为该校第八期学员,其所在连队为一队五组。第一次去延安,曾怀着虔诚和敬仰的心情参观了毛泽东和老一辈革命家住过的窑洞和发表讲演的讲台。在当时的批林批孔斗争中,写的批判稿曾在延安地区受到好评。农田大会战中表现突出,出大力,流大汉,脏活重活抢着干,得到了组上同志们的一致好评。后来抽调到学校工作,写广播通讯稿,仍不忘劳动,每周还要抽上一定时间回组参加劳动。
五月二十三日,陕西省文化局、西安市文化局联合举办学习移植革命“样板戏”汇演,省、市八个文艺单位演出了八个“革命样板戏”。
六月,陕西省文化局在西安西大街的省文化局招待所召开文学创作座谈会,陈忠实在延安南泥湾五七干校接到上边通知,要他参加这个会。他特地赶回西安,参加座谈会。在这次座谈会上,他第三次见到柳青。这是一个配合当时形势宣扬“反潮流”精神的会,柳青谈了他对“反潮流”的认识。柳青先是引用毛泽东的话说,“潮流有正确潮流和错误潮流之分”;对正确潮流和错误潮流有没有认识,分得清分不清,这是一个认识水平问题;而认识到了错误潮流,反还是不反,这是一个品质问题。陈忠实很多年后仍然说他对柳青的这个谈话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当时“四人帮”在搞“反潮流”,柳青说这个话,大家都可意会,但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这一次,陈忠实同以前一样,只当了一个听众,未与柳青攀谈。
六月底,南泥湾五七干校学习结束。
其间,在南泥湾五七干校所在地桃宝峪写成短篇小说《高家兄弟》,刊发于《陕西文艺》一九七四年第五期(九月出刊)。
下半年,在毛西公社学大寨,在农村基层工作。
九月十九日,去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参观学习。在去大寨的路上,同行的两位农村干部因把胳膊搭在所乘卡车的车帮上,被逆向驶来的汽车挂伤,住在山西省平定县医院。陈忠实和另外两个同志服侍伤员。受伤的同志十月七日出院。陈忠实等十四日回到家。
冬,时在延安大学读书的路遥被《陕西文艺》借调到编辑部,在小说组协助做小说编辑。当时的《陕西文艺》编辑部以“工农兵掺沙子”的名义,将一些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作者借调到编辑部,一方面参与编辑工作,一方面接受文学的基本训练和熏陶,培养提高青年作者的写作水平。先后被借调到《陕西文艺》编辑部的有:路遥、白描、叶延滨、叶咏梅、牛垦、徐岳、王晓新、沈奇、刘路等。
一九七五年,三十三岁。
四月,写短篇小说《公社书记》,刊于《陕西文艺》一九七五年第四期(七月出刊)。
七月二十二日,中共西安市郊区党委任命陈忠实为中共毛西公社党委副书记。
本月,经中共西安市郊区党委同意,应西安电影制片厂之邀到该厂,将发表于一九七三年的短篇小说《接班以后》改编为电影剧本。在此期间,意想不到地读到了苏联作家柯切托夫的几部长篇小说。
十一月十二日-二十三日,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在陕西省文化局招待所召开全省性的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王汶石主持,鱼讯讲话,会议邀请王汶石、杜鹏程、王丕祥、陈忠实等作辅导发言。会议期间,组织有统一改稿。
一九七六年,三十四岁。
一月至三月,《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戏剧》《人民电影》《人民音乐》《美术》《舞蹈》等杂志相继复刊。
春,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接班以后》电影。原小说《接班以后》和剧本中,没有同大“走资派”作斗争的内容,根据当时的形势和上级的要求,该厂一再坚持要写上同县一级“走资派”作斗争的内容,否则审批会通不过。陈忠实不同意,提出:“不考虑作者的意见,硬要这样干,那就不要写剧作者我的名字,你们愿署谁的名,就署谁的名字。”《接班以后》电影于本年拍成,电影片名《渭水新歌》,果然审查不予通过,厂长亲自找陈忠实谈话,说他三十万投资怎么办?陈忠实被感动才松了口。后由导演添了几个与县级“走资派”作斗争的镜头。不久粉碎“四人帮”,添补的镜头又去掉了。该片一九七七年一月发行放映。
三月,接《人民文学》编辑部通知到北京参加由该编辑部主持的创作班。在创作班期间,写成短篇小说《无畏》,后发表于一九七六年第三期《人民文学》。这是一篇写同“走资派”作斗争的小说。小说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后来在揭批“四人帮”运动中,他所在区把此事列为专案。陈忠实说明了情况,作了检查,谈了认识。后来人民文学杂志社来专人(崔道怡)说明了情况,承担了责任。中共灞桥区党组织对此事的考察结论是:这篇小说“有严重错误,但不属在组织上与‘四人帮’帮派体系有牵连的人和事”。这次在创作班写稿,陈忠实在北京住了二十天左右。“四•五”运动时,陈忠实在北京,写稿之余曾去天安门广场看当时的场景。
九月九日,毛泽东逝世。
本月,应《陕西文艺》约稿,写怀念毛泽东的言论《努力学习,努力作战》,发表于该刊一九七六年第六期“毛主席啊,延安儿女永远怀念您”专辑。
本月,路遥七月从延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文艺创作研究室主办的《陕西文艺》编辑部任小说组编辑。
十月底,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工作告一段落,回到原单位毛西公社。
冬,被毛西公社派到一个生产大队去驻队,调查一个在“四清”运动中被打倒开除党籍的前支部书记的案情。调查小组由三人组成,陈忠实被任命为组长,另两位组员是公社党委从农村临时抽调参与这项工作的,一位是一个村子的现任党支部书记,另一位是回乡高中毕业生。
一九七七年,三十五岁。
一月,《陕西文艺》改出月刊。
春节后,被派驻到一个生产落后的村子驻队,历时近四个月,到夏收结束,干部班子增强,生产有起色。其间,《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由北京来西安,向西安市和郊区有关方面解释,陈忠实写《无畏》是《人民文学》编辑部组织的文学活动,与江青等“四人帮”无关。崔道怡还到陈忠实下乡的村子,对陈忠实说:“如果有人再找你的麻烦,说你与江青、‘四人帮’有联系,你打电话给我,我立即从北京坐飞机来向他们解释。”
三月中旬至下旬,《陕西文艺》编辑部在西安召开揭批“四人帮”创作座谈会。与会的有来自全省各条战线的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评论等方面的工农兵作者和部分专业作者七十余人。
六至八月,被任命为毛西公社学大寨平整土地的副总指挥,整整三个月,坐镇在樱桃沟坡地第一线,带领群众把跑水、跑土、跑肥的八百亩三跑田改造成蓄水、蓄肥田。
本月,《陕西文艺》恢复《延河》刊名,为月刊,十六开,七十二页。
十月三十一日,陕西省委召开的陕西省文艺创作会议在西安开幕,会议历时十三天,于十一月十二日闭幕。参加会议的代表五七二名,出席开幕式的约一千三百多人。
冬,被任命为毛西公社灞河河堤水利会战工程的主管副总指挥,组织公社的人力在灞河修筑八里的河堤。

一九七八年,三十六岁。
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延河》编辑部召开了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与会的有全省从事短篇小说、散文创作和评论工作的业余作者二十六人,专业作家、评论家胡采、王汶石、杜鹏程、李若冰参加了会议并发言。柳青其时因病住院,特别作了录音讲话,题目是《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后刊《延河》一九七八年第五期。陈忠实因《无畏》连累,未被邀请。
春,继续在灞河修筑河堤。
在紧张施工之余,陈忠实在麦秸铺上先后读到了两篇短篇小说。第一篇是陕西业余作者、时为西安铁路局宝鸡东站装卸工人的莫伸发表在一九七八年一月号《人民文学》上的《窗口》,第二篇是北京业余作者、时为北京一所中学教师的刘心武在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号《人民文学》小说栏头条发表的《班主任》。莫伸比陈忠实年轻,刘心武与陈忠实同龄,两人都是崭露头角的文学新人。这两篇小说在当时影响都很大,陈忠实读了,有三重心理感受:一是小说都很优美;二是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写作,更深地陷入羞愧之中;三是感到很振奋。特别是读了《班主任》,他的感受更复杂,也想得更多。他敏锐地感觉到:文学创作可以当作事业来干的时候终于到来了!
四月三十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恢复和成立以下文艺团体: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西安分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西安分会,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
五月,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恢复活动领导小组,由胡采、王汶石、杜鹏程、李若冰、王丕祥组成,开始工作,为重建作家协会机关、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做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六月十三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柳青患肺心病于北京病逝,终年六十二岁。六月二十二日在北京举行追悼会。
本月,基本搞完灞河这个八里长的河堤工程,陈忠实觉得给家乡留了一份纪念物。此后,灞河这一段河堤经历了数十年的风雨冲击,坚固如初,当地未遇水灾。
七月,调动到西安市郊区文化馆工作。未上班前两个月,先到郊区洪庆公社平整土地战区做督查工作。
九月二十一日,中共西安市郊区党委任命陈忠实为西安市郊区文化馆副馆长。
十月二十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恢复活动领导小组举行会议,通过发展新会员,批准陈忠实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即后来的陕西省作家协会)。
本月,到西安市郊区文化馆报到工作。一九六五年十月,西安市区划调整,撤销灞桥、雁塔、阿房、未央四个区的建制,合并为西安市郊区,驻地在南郊小寨。
一九七九年,三十七岁。
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七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市和平门外的胜利饭店召开。这是文化大革命之后,作协西安分会恢复工作以来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王汶石、杜鹏程分别致开幕词和闭幕词,胡采作了题为《解放思想,总结经验,更好地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报告。会议选举出理事二十九名:王汶石、王丕祥、王绳武、王晓新、王德芳、包永新、刘建军、权宽浮、孙树淦、杜鹏程、余念、李若冰、李天芳、郑重、胡采、胡忠斯、贺鸿钧、贾平凹、张光、张军、袁烙、黄悌、寇效信、傅庚生、韩起祥、韩起、霍松林、霍如璧、魏钢焰;常务理事十三名:王汶石、王丕祥、王绳武、杜鹏程、李若冰、胡采、张光、贺鸿钧、黄悌、寇效信、傅庚生、韩起祥、魏钢焰。理事会选举胡采为主席,王汶石、傅庚生、杜鹏程、李若冰为副主席,秘书长由李若冰兼任。出席代表大会的代表共有八十三人。陈忠实是本次会议的代表。
二月二十三日,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丛一平任党组书记、主席,胡采任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鱼讯、石鲁、关鹤岩任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毓中任副主席,杨兴任党组成员。
五月,写成短篇小说《信任》。六月三日,在《陕西日报》发表。由王汶石推荐,《人民文学》一九七九年第七期转载。后获中国作协一九七九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六月,在西安北郊参加夏收劳动。参加《西安日报》举行的创作座谈会。
九月二十五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举行会议通过发展新会员,批准陈忠实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同时加入中国作协的陕西作家还有王丕祥、贺鸿钧、傅庚生、霍松林、孙树淦(莫伸)、贾平凹。

一九八〇年,三十八岁。
四月五日,中共西安市郊区党委任命陈忠实为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陈忠实调入西安市灞桥区文化局,为该局副局长兼该区文化馆副馆长。
五月,《陕西戏剧》第五期发表电视剧本《信任》。
七月十日至二十日,参加《延河》编辑部在太白县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七月二十九日,参加作协西安分会在西安召开的农村题材创作漫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从事农村题材创作的中青年作家陈忠实、贾平凹、邹志安、蒋金彦、王晓新、峭石、路遥和作协西安分会、《延河》编辑部的韦昕、陈贤仲、王愚等。《文艺报》雷达学出席了会议。
十月,写成短篇小说《第一刀》。刊十一月二日《陕西日报》。后获一九八〇年《陕西日报》好稿奖一等奖(《陕西日报》)。
本年,参加西安市文联举办的“文学讲习班”。
本年,短篇小说《信任》获中国作家协会一九七九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本年,陕西电视台录制播映了陈忠实创作剧本的单集电视剧《信任》。
一九八一年,三十九岁。
一月,《延河》一月号为“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推出莫伸、路遥、王晓新、邹志安、陈忠实、王蓬、贾平凹、李天芳、京夫的小说。陈忠实的作品是《尤代表轶事》(短篇小说)。该作十二月八日获《延河》短篇小说奖。
本月,中共陕西省委通知:任命胡采为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党组书记,王汶石、李若冰为副书记,杜鹏程、王丕祥为党组成员。
三月五日,参加由西安市文联、市总工会、团市委、作协西安分会联合召开的茶话会,座谈如何办好本年的文学讲座。
四月中旬,“笔耕”文学研究组就文学创作如何更深刻、广泛地反映农村生活,召开了一次专题讨论会。参加座谈会的“笔耕”组成员有:刘建军、薛瑞生、费秉勋、陈贤仲、李星、王愚、肖云儒、蒙万夫、李健民。该组顾问胡采参加了座谈会,并讲了话。以写农村题材为主的中青年作家陈忠实、贾平凹、李天芳、李凤杰应邀参加了座谈会。
六月八日,农历五月初七日,父亲陈广禄患食道癌去世,享年七十六岁。陈广禄生于一九〇六年八月十一日,农历六月二十二日,二十岁左右时,在洛南一家商铺当过徒工,后回乡务农。当过农业社监察委员,生产队会计、出纳、生产组长。
六月二十五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在西安举行茶话会,祝贺陕西三十多位作家的三十六篇(部)文学作品获奖。陈忠实近年获奖的作品是:短篇小说《信任》,原刊一九七九年六月三日《陕西日报》,获中国作协一九七九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立身篇》,原刊《甘肃文艺》(一九八一年更名为《飞天》)一九八〇年第六期,后获《飞天》文学优秀作品奖;短篇小说《第一刀——冯家滩记事》,原刊一九八〇年十一月二日《陕西日报》,获一九八〇年《陕西日报》好稿奖一等奖。陈忠实在会上发表获奖感言《回顾与前瞻》,后刊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编的一九八一年第三期《文学简讯》。
夏,参加由《北京文学》小说组组长傅用霖领头组织的文学笔会,地点在与青岛隔海相望的黄岛上。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参加文学写作笔会。与会的作家有汪曾祺、锦云等。在黄岛住了一周,闭门写作。尔后到青岛,济南,泰安,登了泰山,去曲阜,看了“三孔”。
七月九日,晚,写信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编辑何启治,信中说“好多年没有通讯息”,偶在《当代》看到何为编辑,很是高兴。信中谈了他的一些生活和工作情况,最后说他准备写中篇小说,“第一个中篇,无论好坏,一定先送您,不管能否刊用,得到真诚的指导这一点以及及时的处置,那是无须怀疑的”。
十月三十日,《文艺报》派阎纲等人来陕召开农村题材创作座谈会,胡采、王汶石、贺抒玉、董得理、贾平凹、路遥、陈忠实、邹志安、王吉呈、王蓬、王晓新、王愚、杨韦昕、路萌、陈贤仲等参加座谈。会议发言记录先后在《文艺报》和《延河》(一九八二年一月号)发表。
本年,陈忠实感觉生命已到中年,自觉有一种紧迫感,欲在文学上寻求一种突破。
本年,在灞桥区文化局任副局长,分管农村业余文化,抓农村业余文化创作活动。从本年开始,他连续办了九期“文学讲习班”,为灞桥区农村培养了一批业余创作人才。
本年,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党组决定调进三个青年作家,到创作组(专业作家部门)搞创作,其中有陈忠实。陈忠实知道后,一则一喜,喜的是能进作协大院搞专业创作,一则一忧,忧的是万一创作难再发展提升,坐在专业作家那个位置上很难受。就在他得知这个消息几天后,西安市文联一位素未谋面的领导驱车来到灞桥文化馆,见了他,握手之后便直言相告,要调他去西安市文联。不待他表态,领导又直言不讳地说,得知省作协要调他,当即和相关领导交换了意见,要调他到市文联。陈忠实表示不愿去市文联。领导听后呵呵一笑,说他已经给人事局交代过了,不许放走陈忠实;说你如不愿去市文联,也去不了省作协。陈忠实为其坦白直率所折服,回话:“那我待在文化馆也挺好。”事情就搁了下来。
一九八二年,四十岁。
一月十五日 写信给何启治,谈中篇小说《初夏》的修改问题。一九八一年“八月下旬回到西安,我做了一个计划,想先做完当时比较急的两件事,一是报告文学,二是一个短篇,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底改完那个小中篇,时间估计是充足的。这期间,有两位搞评论的同志看了原稿,又谈了些意见。综合考虑之后,动起手来,却很不顺当,无奈又停下,到十二月头上,再改,已写了近二万字,仍觉得不行,于是又停下”。
二月六日,参加在西安举行的《延河》优秀短篇小说评奖颁奖会。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省委宣传部代部长白文华,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杰,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主席胡采,副主席王汶石、杜鹏程、李若冰以及评奖委员出席了颁奖会。与其他获奖作者邹志安、莫伸先后在会上发表获奖感言,表示要努力创作,为人民和社会主义服务。
二月九日至四月三十日,由灞桥区委安排,到渭河边一个公社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分田到户,逐村完成任务。
三月三十日和五月三日,写信给何启治,谈近况和《初夏》修改事。
五月六日,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通知,出发去延安,参加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在延安举行的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周年纪念活动。胡采主席率领包括陈忠实在内的七八个刚刚跃上新时期文坛的陕西青年作家赴会。陈忠实在这一天日记中写道:“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正是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处境最困难的时候。我是属于第一代享受革命胜利成果的青年。我切切感到,今天去延安,在我,是‘寻根’来的。”
五月八日,参观王家坪。日记中写道:“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站在王家坪的坪场上,我在思索‘革命’这两个字的含义。”
五月九日,参观杨家岭。日记中写道:“这是杨家岭,两壁土墙围成的小院,一幢灰砖砌成的小楼,上刻‘中共中央办公厅’。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无产阶级艺术家的《讲话》,毛主席就是在这里演讲的。”
五月十六日,去万花山,参观花木兰故里。于延安写成散文《万花山记》。刊五月二十二日《西安晚报》。
在延安开会期间,得知路遥《人生》发表。会后从延安回到灞桥镇,当天就拿到文化馆里订阅的《收获》本年第三期,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这部十多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陈忠实后来回忆他读完这部在路遥创作道路上也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堪称里程碑的作品之后的感觉,他说他坐在椅子上,“是一种瘫软的感觉”,这种“瘫软的感觉”不是因了《人生》主人公高加林波折起伏的人生命运引起的,而是因了《人生》所创造的“完美的艺术境界”。这是一种艺术的打击。他很受震撼,他当时创作激情正高涨着,读罢《人生》之后,却是一种几近彻底的摧毁。此后连续几天,他一有空闲便走到灞河边上,或行或坐,却没有一丝欣赏的兴致,思绪翻腾,不断地反思着他的创作。《人生》中的高加林,在他所阅读过的写中国农村题材的小说里,是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高加林的生命历程和心理情感,是包括他在内的乡村青年最容易引发共鸣的。他在灞河沙滩和长堤上的反思是冷峻的。他重新思考怎样写人。思考的结果是,人的生存理想,人的生活欲望,人的种种情感情态,只有准确了才真实。而一个真实的人物形象,可以超越时空,不受生活地域文化背景以及职业的局限,可以和世界上一切种族的人交流。
七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乡村》。这是陈忠实出版的第一部个人作品集。
九月三日至十一日,参加中国作家协会在西安召开的西北、华北部分青年作家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陕西青年作家还有:贾平凹、莫伸、邹志安、路遥、王蓬、京夫、赵熙、李凤杰、梅绍静。另有:甘肃省的匡文立、窦新国,宁夏的张武、马治中,青海省的王文泸、刘文琦,新疆的吴连增、艾海提•吐尔迪,山西省的张石山、成一,内蒙古的刘成、汪浙成,北京市的毋国政、凌力,天津市的吴若增,河北省的铁凝、张学梦等。
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军区、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在西安召开了军事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文学方面参加的有:林江、胡忠斯、陈忠实、莫伸、韩起、周矢、黄盛衡、刘明琪、叶广芩等。
九月至十一月,写成中篇小说《康家小院》。
十月,农村生产队实行了大包干责任制以后,分给陈家五六亩地,其中一半是山坡地。陈的母亲和妻子有病,作物庄稼全靠陈干。家里没有成年男劳,养不起牛,耕作相当困难。国庆节后,陈自己拉犁,播完了小麦。
秋末,一位在灞桥区委工作的老同学到文化馆来,高兴地对陈忠实说,市上要下属区县为市上推荐两名年轻的备选干部,本区推荐的人中有你。老同学向陈忠实祝贺,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提升的良机。老同学走后,陈忠实却陷入慌乱,他早已确定以写作为终生事业,根本不想再回到行政部门。他担心一旦调令下达就麻烦了,当即决定到省作协通报此事。第二天一早,他进城找到省作协秘书长王绳武,说了他的情况。王绳武很热情,也说了调人的问题,说他到市人事局调人遭到拒绝,暂时还没有好的办法。这时有人给指出一条道,说王汶石的老师、作曲家张寒晖的夫人是市人事局局长,可找王汶石给其说说话或写封信。王绳武当即找到王汶石,如此办理,陈忠实调动事很快就办妥了。
十月,调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即后来的陕西省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
一九八三年,四十一岁。
一月,月工资为五十二元,行政二十三级。
三月一日,中篇小说《康家小院》发表于《小说界》第二期。这是陈忠实发表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三月八日,写信给何启治,信中说:《初夏》“这部稿子折腾我的时间太长了,几次三番,改不出一个新的面貌,中途辍笔,而最终把马驹及其伙伴们的命运放到整个农民这一阶层的背景上去思考,这就在构思中撑开一个新的天地,多少增加了历史的纵深感,所以如此,我尚感激您对这部稿子从一开始就给予的肯定、建议,热情的关切和鼓励。从七三年认识您,整十年了,我才能第一次跟您配合,想来愧惭。但总有了这一次。您以及几位编辑老师早就热情鼓励过我试写中篇,我一直不敢动手,觉得自己文学的基本素养太差,即使现在,仍有此感,去年在西安召开了西北华北作者会议,我受到同辈的感召,回来写了一个小中篇,四万字,写解放初期的乡村农家生活,上海文艺出版社编的《小说界》采用了,发排在今年二期(季刊)。这一稿子的较为顺利的脱手,鼓舞我拼一拼,重写《初夏》,有了这两个小中篇的实践,我现在对中篇的结构稍为踏实了,不像最初那么茫然了。我更觉得,创作的素养,每一步进步,最终都要通过创作实践本身去解决。”
三月十日至十一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召开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座谈会,作家、文学评论家、编辑二十余人与会。《人生》获中国作家协会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年度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三月十七日,晚,写信给何启治,祝贺何报告文学作品获奖。
四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笔耕”文学研究组召开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问题讨论会,这是当时文学理论、创作界普遍注意和争论的议题。
五月,根据“专业技术干部的农村家属迁往城镇”的相关政策,陈忠实的妻子和子女四人的户口由灞桥农村迁到西安市。
夏,自收自种了一料麦子后,陈忠实把土地交回了村委会,却没有把家搬进城市,他自己也从灞桥镇搬回了偏僻的老家,成为村里最特殊的住户。他要冷下心来回嚼他二十年的乡村生活体验。
八月二十九日,写信给何启治,谈“《初夏》修改得很不顺利”。“这次修改时,我重新做了人物分析,逐一写了人物自传,争取想改出一个新的面貌,可是付诸实践以后,感情上很不顺畅,别别扭扭。改下两万多字,返回来一看,又觉得丧气,我索性放下了。这样的痛苦是我写稿中很少有过的现象。改不下去,我又冷静下来回忆这篇作品产生和修改的整个过程,我最初要表现什么,有了怎样的变化?现在修改要表现什么?这样重新进行归结,我现在虽然中止了修改,仍在进行这样的考虑……一俟可以重新动手,我再接着干。您不要急,遇见我这样的笨人,您这样的编辑就要费更多的心力,我因此很不安,觉得自己的文学功力太差了,有负于您的厚望。前天到作协,听小巴说您可能来西安,那时我再向您详细汇报。”
九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参加在西安召开的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三届一次理事会上选举胡采任主席,王汶石、杜鹏程、李若冰、王丕祥任副主席,傅庚生任主席团顾问。
十二月五日,陕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西安开幕。会议讨论通过了《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草案)》,选举了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胡采当选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方杰、关鹤岩、鱼讯、杜鹏程、王汶石、林丰、黄俊耀、方济众当选副主席。
十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九日,“笔耕”文学研究组座谈讨论陕西省近年来的三十余部中篇小说创作,包括《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路遥)、《二月杏》《小月前本》(贾平凹)、《春》《南来的雁》(赵熙)、《喜鹊泪》《海中金》(王宝成)、《倩倩》(峭石)、《针眼里逃出的生命》(李凤杰)、《山林雾茫茫》(莫伸)、《康家小院》(陈忠实)、《军人》(京夫)、《一个报复事件》(邹志安)、《青山吟》(任士增)、《啊,故土》(李小巴)、《温暖的土地》(王晓新)、《干杯,为那挺拔的小白杨》(尚英)等,以推动中篇小说创作的进一步发展。
本年,写成中篇小说《初夏》,十二万字,这是陈忠实写的最早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最长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却在中篇小说《康家小院》之后。陈忠实在致王汶石信中说,写此作他用了三年时间。据考,先是写好后寄《当代》杂志编辑何启治,何基本肯定后提了一些意见退回让他改。如按写了三年时间计,则开笔为一九八一年。后刊《当代》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并获一九八四年《当代》文学奖(《当代》文学奖评委会)。


搜一搜.cn/陈忠实/15359936221/2019我在白鹿原影视城祝您新年快乐!
js1.cn/kwdczs

eszd.cn/kwdczs
二维码.cn/陈忠实/15359936221/2019我在白鹿原影视城祝您新年快乐!
  • 喜欢0 评分0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沙发#
    发布于:2018-12-31 03:57

    观看 陈忠实 寻找白鹿原(下) 大家 2011年 第3期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白鹿原》是陈忠实生命中最终的小说,为了写作这部小说,陈忠实开始了一次寻找,寻找地理、历史、心灵的白鹿原,本期节目继续介绍了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的创作过程。


    观看 陈忠实 寻找白鹿原(上) 大家 2011年 第2期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