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在福建 ![]() 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企业家回信 描述:爱福建 3hjj.cn/59 部分资讯汇编 图片:3hjj.cn_59.jpg ![]() 3hhh.cn/590 :第四个“县县通高速”省份 福建将新建5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hjj.cn/590 3hhh.cn/562 :上海福建商会2015年会在沪隆重举行:3hjj.cn/562 3hhh.cn/964 :“爱在京华 一路有你” 北京福建总商会2015主题年会明晚在京举行:3hjj.cn/964 3hhh.cn/673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2015年会赞助名单:3hjj.cn/673 3hhh.cn/674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2015年会赞助名单:3hjj.cn/674 3hhh.cn/564 :北京福建商会目录:3hjj.cn/564 3hhh.cn/685 :北京京华公益事业基金会:3hjj.cn/685 3hhh.cn/571 :名单.cn福建百家A股上市公司:3hjj.cn/571 3hhh.cn/947 :泉州今年城建投资947亿 福厦客专/城市有轨电车年内开工:3hjj.cn/947 3hhh.cn/905 :福建:拥有旅行社905家 全国百强9家:3hjj.cn/905 3hhh.cn/687 :2015年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福建省最美休闲乡村名单公示:3hjj.cn/687 3hhh.cn/767 :“十三五”福建将健全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库:3hjj.cn/767 3hhh.cn/618 :25名院士专家项目6•18现场签约 总投资6.2亿元:3hjj.cn/618 3hhh.cn/657 :14岁上北大 北京新纪委书记李书磊曾有神童之称:3hjj.cn/657 3hhh.cn/691 :王钦敏:势在必行,事在必成,数字中国已成时代符号:3hjj.cn/691 3hhh.cn/651 :福建各地市领导全名单:3hjj.cn/651 3hhh.cn/501 :追索“肉身坐佛”,民间力量可有作为:3hjj.cn/501 3hhh.cn/621 :三山会馆:3hjj.cn/621 3hhh.cn/619 :江苏福建商会:3hjj.cn/619 3hhh.cn/559 :嘉兴市福建商会:3hjj.cn/559 3hhh.cn/627 :肉身坐佛案律师赴匈牙利调查取证 侨团积极协助:3hjj.cn/627 3hhh.cn/548 :福建章公祖师追索行动律师团名单:3hjj.cn/548 3hhh.cn/574 :千年肉身佛#章公祖师#追讨:藏家避而不见 恐难庭外和解:3hjj.cn/574 3hhh.cn/629 :村民追讨肉身坐佛后续:两千万补偿款 公约取证至少一年半:3hjj.cn/629 3hhh.cn/411 :[东方新闻]福建大田:“千年肉身佛”跨国追索举步维艰?:3hjj.cn/411 《虎见!福建!》 描述:见.cn: 虎见!福建! 图片:3hjj.cn_59.jpg ![]() 链接.cn P.S. 微信快速访问的方法, 复制并随意发送,即可点击发送内容中的链接! 发布时间:2015-08-21 台风“天鹅”将携大风来袭 福建启动IV级防台应急响应 http://www.jiangxi.gov.cn/fzlm/gwyzyxx/gwyyw/201508/t20150821_1193069.html 发稿时间:2016-01-15 19:09:06 来源: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 福建新任省长向宪法宣誓就职 系首位省长宪法宣誓 http://news.youth.cn/gn/201601/t20160115_7531334.htm 2016-01-16 03:50:07 来源:金融时报 2016中国(厦门)互联网金融高峰论坛召开 http://finance.jrj.com.cn/2016/01/16035020427564.shtml 见.cn: 爱福建 AiFj.com 福建省约91个县/区级行政单位 福州市12 鼓楼区 台江区 仓山区 晋安区 马尾区 福清市 长乐市 闽侯县 永泰县 闽清县 连江县 罗源县 厦门市9 思明区 湖里区 集美区 海沧区 同安区 翔安区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厦门象屿保税区 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 漳州市11 芗城区 龙文区 龙海市 漳浦县 云霄县 诏安县 东山县 平和县 南靖县 长泰县 华安县 泉州市13 鲤城区 丰泽区 洛江区 泉港区 石狮市 晋江市 南安市 惠安县 安溪县 德化县 永春县 泉州台商投资区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明市12 三元区 梅列区 永安市 清流县 宁化县 建宁县 泰宁县 明溪县 将乐县 沙县 尤溪县 大田县 莆田市7 仙游县 荔城区 城厢区 涵江区 秀屿区 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 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 南平市10 延平区 建阳区 邵武市 武夷山市 建瓯市 顺昌县 浦城县 光泽县 松溪县 政和县 龙岩市7 新罗区 永定区 上杭县 武平县 长汀县 连城县 漳平市 宁德市9 蕉城区 福安市 福鼎市 霞浦县 寿宁县 周宁县 柘荣县 古田县 屏南县 平潭综合实验区 1 |
|
板凳#
发布于:2017-03-14 10:18
余始入建安,见山麓问多种茶,而稍高大。枝干槎枒,不类吴中产。问之知为茶油,非蔡君谟贡品也。已历汀、延、邵,愈益弥被山谷,高者可一、二丈,大者可拱把。余以冬华以春实,榨其实为油,可镫、可膏、可釜。闽人大都用之。然独汀之连城为第一,闽之人能别其品。 自崇安周八郡,驿路三千余里而遥。路皆甃石,独漳、泉间稍因刚土耳。一望盘纡,修洁可镜。担夫行子履迹不沾尺土,为工亦钜矣。若吴之白公堤、杭之苏公堤,以两公横得名耳。以数计之,盖万寻方寸也。 闽山之钜丽者,武夷九鲤湖而外,邵武之七台山、漳浦之梁山、福清之黄蘖山,皆名山也。余行部所不至,殊以为恨。 闽地陆行恶,无若漳之汀;水行恶,无若永安之沙县。余皆幸舟车不及。 建地皆山也,而多泉,不甚虞旱。建溪南输,福人赖之。泉、漳间,山薄无泉,海近易泄,故其地喜雨而恶旱。田中多置井,立石如表,辘水而灌,亦云艰矣。每遇天旱,开府以下,惕惕忧恐,盖漳民饥则易动也。然民皆航潮米而食,不专恃本土。 凡福之绸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橘,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所仰给它省,独湖丝耳。红不逮京口,闽人货湖丝者,往往染翠红而归,织之。 闽山所产,松杉而外,有竹、茶、乌臼之饶。竹可纸,茶可油,乌臼可烛也。福州而南,蓝甲天下。海错饴餳,实称利莞。 延平多桂,亦能作瘴。福南四郡,桂皆四季花,而反盛于冬。凡桂四季者有子。唐诗所云:“桂子月中落”,此真桂也。江南桂,八九月盛开无子,此木稚也。 延福以南,有竹藂生。涉冬抽萌,慈竹类也。而长刺云,大者拱把,吴越慈竹迥出其下。 粉竹舂丝,为佳纸料者,美于江东白苎。 建、邵之间,人带豫章音。长汀以南,杂虔岭之声。自福至泉,鴂舌弥甚。南尽瘴海,不啻异域矣。然闽西诸郡人,皆食山自足。为举子业,不求甚工。漳穷海徼,其人以业文为不赀,以舶海为恒产。故文则杨葩而吐藻,几埒三吴;武则轻生而健斗,雄于东南夷,无事不令人畏也。 漳人即业文,尤多习射。民间儒童,每大比岁,都蝇集省下。觊所谓大续遗才者不得,复留以就武试。又材官多能操觚伸纸作经生语,故榜出五十人,大半是漳人也。 福州以南,桥皆不亭,但以巨石压之。虽重不杀亭,亦由水性不卞也。不然,洛阳晋江,讵能施南北二虹? 闽中桥梁甲天下,虽山拗细涧,皆以巨石梁之。上施榱栋,都极壮丽。初谓山间木石易辨,已乃知非得已。盖闽水怒而善崩,故以数十重重木压之。中多设神佛像,香火甚严,亦厌镇意也。然无如泉州万安桥,蔡端明名几与此桥不朽矣。 地气莫暖于东南。若福南四郡,地居东南偏,飞霜所不洒,故生荔枝。水口离郡城稍西北,仅两程许,荔枝绝种矣。余以盛冬入福州,芭蕉叶无凋者,廨中美人蕉缬红鲜甚。比出过延平,已入春而蕉叶始放,乃知二百里外蕉无冬叶矣。然吴中蕉,三月始抽萌,视延津尚迟两月。 闽之南有木焉,非桧非柏,厥名水杉。非竹非棕,厥名桄榔。皆美植也。 榕,贱木也。材不中器,爨不生焰,至福州始多,故以名城。然至漳、泉间更多而钜,扶疏旁出,根如流苏,下垂着干,即抱负为一,轮囷连拳,好作怪状。其根盘地,崚嶒虬卧恒亩许,多根故易茂而难拔。不才故寡伐而长寿。其自处暗与道合者,居民植之以当堪舆之屏翳,行子赖之以为憩息之嘉庇,岂所谓无用之用耶? 断肠草,一枝三叶,叶大如蒌,食之辄死,山谷中在在有之。民间斗不能胜,服之,令妻子扶而之怨家死焉。其妻子利之,亦不甚禁也。怨家富而畏事,厚偿之去,不者亦服以抵偿。官恶其事,为下令服草死者不给埋钱。第令致断肠草十斤于官而焚之。计久而销,然不能尽除也。解此毒者,首以蜜灌之,已复灌羊血,吐出可不死。 鸟之异者,曰白鹇、鹧鸪,八郡皆有之。白鹇最有文彩,土人不能驯,每以饤饾筵间。鹧鸪斑而善啼,可笼畜,味美。闽人为之语曰:“山食鹧鸪獐,海食马鲛鲳。”若白鹦鹉、五色鹦鸲、秦吉了、倒挂诸异禽,皆舶海外而来,偶一有之,非其产也。 黑羊皮能疗杖创,京师艰得,独闽中盛产黑羊,白者旷见耳。八郡独汀不产羊,每遇祭祀,贵价从它郡货之。其饺馀,舆隶皆弃而不食,生不知有此味也。 蛎房虽介属,附石乃生,得海潮而活。凡海滨无石,山溪无潮处,皆不生。余过莆迎仙寨桥,时潮方落,儿童群下皆就石间剔,取肉去。壳连石不可动,或留之,仍能生。其生半与石俱情在有无之间,殆非蛤蚌比也。 《后汉书》鳆鱼注云:鳆无,鳞有壳。一面附石,细孔杂杂,或七或九。即以状蛎房,何所不可。南蛎北鳆,固是造化介生别构。 濒海诸郡,以鲎皮代杓,岁省铜千余斤。以蛎房代灰,真石灰乃以配蒌叶槟榔啖,珍若食品。 鲎之为物,介而中坼。厥血蔚蓝,熟之纯白。尾锐而长,触之能刺。断而置地,其行郭索,雌常负雄,触苟而逝。或得其雄,雌亦就毙。 由莆城东门而出,此走海道也。竟三十里间,壶公挺其钜丽,万玉标其余秀,黄石穷其曼衍。塘下一镇,冠盖所居,陂水环回,如玦如带,真天下胜区也。宏正之间,人才甲于八郡,实钟斯美。嘉靖末,城破于倭,黄石巨家,煨烬砂砾,迄今未能尽复。士多糊口四方,人才从此衰焉。二十年后休养生息,当还旧观矣。从黄石东行六十里而遥,为平海卫。从南行六十里而遥,为吉了巡检司。皆负海而城。平海正当大洋,东南二面,了无障蔽。登城东望,日下黯黯一点青为乌邱,倭夷所经行处也。天清时,小琉球亦隐隐可见云。海风日夜吼,山为震动,树皆西靡,殊令人难久居。吉了多山,战舰可舶,民居稍稠。南日寨,以收泛时托焉。余行海上,按视城垒,殿最将士,皆留信宿,颇称伟观。 莆人于海味最重鱆鱼及寄生。鱆鱼即浙之望潮也,形虽不雅,而味美于乌贼;寄生最奇,海上枯■〈鱼嬴〉壳存者,寄生其中,载之而行,形昧似虾,细视之有四足两螯。又似蟹类,得之者不烦剔取。曳之即出,以肉不附也。炒食之,味亦脆美,天地间何所不有。 莆田青山海滨,产小白石。状似杏仁,而擘两瓣,腹有文如虫,向无知其异者。兵人守青山,于沙石中拾之归。试贮之醯碟中,两石离立相对,须臾能自动,两相迎合,名之曰雌雄石,亦曰相思。曾得四瓣,试之果尔。惟醯则行,易它物则否。竟不解所以,志所不载也。 海中鲟有冬春间生者,蛑蝤类也。而色玛瑙斗壳作狰狞斑斓,尽似虎头,土人名之曰虎鲟。余以配龙虾为的对也。 兰以建名,而福兴四郡尤盛。民家无大小皆传种之。然绝不生山间,不知种所自来。大都以玉魫为最,四季开者为珍。又赛兰,蔓生;树兰,木本生,其香皆与兰埒。 兴化城中有水从西来,汇而堰之。立石纪“小西湖”三字,字遒而有韵,太守岳季方笔也。岳以阁臣出守,故能破文法行己意,然亦被谤书。彭惠安郡人也,力明其无它,仅得致仕。 山果中有枝叶略似凤尾蕉者,曰山龙眼。结实累累,视龙眼小而味酸,山僧取以供佛。 天下山踯躅莫盛于豫章、余干、安仁境内。红有浓淡二色,闽中不逮也。然此地红踯躅未盛开时,有一种紫者先开,多在泉石边,亦甚丽,豫章所无也。红残后,豫章复开一种黄者,亦此地所间有。 滇茶不宝珠而色鲜好。娇于宝珠茶,其大如碗,瓣有重台。交覆,可当芍药。莆人林大辂中丞宦彼,带一株归。今传种家有之,开时千朵艳发,绿叶掩映,大是佳卉。 按余记闽部而独详于莆,以分守所驻地也,故以终焉。 |
|
地板#
发布于:2017-03-14 10:18
泉、漳间烧山土为瓦,皆黄色。郡人以海风能飞瓦,奏请用筒瓦。民居皆俨似黄屋,鸱吻异状。官廨、缙绅之居尤不可辨。 陶方伯景熙爱谈堪舆家。余偶为言,武夷山盆中景耳,论奇故当以分水关为胜。景熙击节赏叹以为知言。此公自论形胜耳,然实入闽一大奇也。初余夜宿广信而雨,自铅山行入车盘驿,晴且二日矣。忽望云中挂数峰尖,皑皑作白色,私自怪,岂其有葱岭、雪山而在此地?问舁夫,云:此车盘以东入闽界也。余犹疑之。登紫溪岭,则已巉巉峻绝,舁夫陟巅喘吁乍息。而分水关正当面出,其峰耸削天杪,白云滃之,峰顶隐见。顷刻万状,或作菡萏,或作连环,或作青螺,或作金剪,真天下伟观也。后以询老妻稚子,无不称奇矣。饭车盘,易舁夫。冉冉徐度,背挨踵接,如是者十里许。皆迎泉声而上。初视山巅松皆作蔚蓝色,已稍迫视,故雪也。然尚不自意为残雪中人。稍上见民家茅舍滴水,心始异之。更上则积素鳞集山■〈石幼〉矣。山中人言:使君大福禄相。昨度此,雪拥不前,且奈何。分水关巡检,闽属也。远迓,颇言此山之秀能西发费相家。抵关下舆,回望峰尖,尚在晻霭中。云气勃勃,始信前所见果身度之。度不能到者此峰尖耳。从此迄逦东下,山势皆如龙翔凤舞,水从云中下堕百千丈。舆逐之行,碀琮灌木间。弥下弥阔,是谓建溪源矣。盖以一水分为二山,以二山分为二省。人从空中作地界,何必堪舆家始称奇也。《一统志》以东溪为建溪,大非,且云合武夷诸水,更误。东溪从浙之处州来,何与武夷?古人所咏建溪险者,即西溪也。今建阳有建溪驿,可证。 建宁西南■〈弬,扌代弓〉,有山曰铁狮。从溪南渡,历数招提,始至其山。左分为赤芝,右分为云际。寺曰开元,阁曰丹青。云际之上有泉曰陆羽,泉之右折而上浮图岿焉。登山北望,建于城长虹跨水,万家鳞集。建溪流其下,作雷霆声,盖亦粤壤也。 建宁行都司,是元陈平章有定开府,极宏丽。初以鼓楼为门,今移入二百步许,犹朗朗可观。后园有竹树、池沼、台亭之胜。细泉沟流溢为方沼,其源直从处州龙泉来,抵此始入溪。园多大樟,皆十许人合抱。一树中空,可容五六人。坐槎枒下垂,俨如岩洞,不知为树也。 朱元晦先生祠在建宁城东北,甚敞丽,以上命称阙里。其裔孙五经博士家焉。青衿时有二十许人,合建阳之族,可得四百许人。 建延之间,有宋游定夫、杨中立、罗仲素、李愿中、朱元晦诸贤,及胡康侯、刘勉之、蔡元定父子兄弟。祠屋坟墓,本名海滨邹鲁以此。若乃化比文翁,文似相如,常丞相之为名宦,欧阳博士之为乡先生,闽东又首善地也。 建宁平政桥,跨大溪,远望若不亭,近视始见。盖施柱高甚,上覆视卑。桥下石林立,险甚。舆过其上,轰轰恒若霆击,不辨人声。隆庆初,溪涨桥崩,复建为费钜万。 建溪之险,黯淡滩称绝,去延平五里而遥。舟行者多登陆避之。余性狎水,凌晨直下滩,苦无纡曲。非长年所畏。第水高数尺,舟似建瓴,波涛奔涌,珠丝迸溅人衣,亦一奇也。滩之上有神宇,岂宋人疏凿时所建耶? 闽中诸郡邑,大都依两溪合处为胜。如延平府,府之顺昌;建宁府,府之建阳皆然。建宁府治在东,西大溪经城西而南;东溪从东北宋,经南门而西,会西溪直下。建阳县治在西,大溪环其东,而交溪、考亭溪诸水西来,流经南门而东,会东溪直下。大都如梓人尺左右用之耳。皆会合有面势。顺昌虽合流,一从正东,一从东北,会于城之西南,似少萦抱,故不如二建。 自邵武之建阳,非孔道也。然所过六十里间,是闽西最佳丽地。原隰夷衍,竹树田畴,丰美饶裕,嚣落相望,烟火不绝。夹溪面衡,人家时有数百。于时二月将尽,踯躅始放,梨花未残,海棠、金爵,尽以樊圃,山花野卉,多不可名。真令人应接不暇。 自邵武至顺昌溪,人皆名为樵水,其实非也。水名大溪,从光泽以西来甚远。樵水出邵武樵山下,细流贯城中,入大溪耳。《一统志》又云紫云溪,今志亦不载。 将乐溪,从邵武建宁县来,东流至顺昌,合邵武水。又东合沙县水,经延平府城西。又东合建溪而南下为剑津,旧传化剑处也。将乐溪甚大,城南三华桥,长与建宁平政桥埒。溪不名,故《一统志》失之。第云孔子山突出溪中,不知竟是何水。沙县水源从汀之宁化县,经清流城下,逶迤至永安沙县始出,与顺昌水合。水迅滩恶,为闽中第一险处,《一统志》所云沙源,是也。 邵武山多作石壁,下映澄江,然苦无奇瑰之观。 上四郡,大都山郡,路皆逐溪行。溪中无石子,而皆巉岩大石,险恶百态,故其地有怒舟而无怒马。舟多三板薄装。延津而下,才有官舟。纾行矛戟间,有触立碎。而长年狎习,终不令败。每当急滩一泻,目不及瞬,亦一快事也。 闽西诸郡,大都两山壁立,中行一水。亡问巨川细流,中皆悍滩怒石,撞击澎湃。其旁隙地壅为圳亩,千塍百圩,仅如盘盂。久行登顿,山麓忽开。瞥见旷土漫川,柳塘桃坞,便似游子还乡。 福、延之间,建溪之阴为尤溪口。入可四十里,有山童如钢铁出焉。其阳有民居十余户。舟人云,山氓凿得铁即渡水北,铁乃可炉。经宿不迁,铁不可煅。余始不然,再问知果尔。政自难解。 闽中水碓最多,然多以木柜运轮。不驶急溪中壅激为之则佳。顺昌人作纸,家有水碓,至造舟急滩中。夹以双轮如飞,舂声在舟,余戏谓此洞庭贼杨么故制耶? 山田薄无粪,农家烧山茅。候雨至,至流入田中为粪,以故入春则山山皆火。舟中夜望山烧为奇。陆行遇烧山,皆童而黑,殊乏景趣。 闽中大都气暖,春花皆先时放。方二月下旬,已见踯躅。每肩舆行山径中,乔松灌木互相掩映,绿波外扬,丹崖内耸,鹧鸪啼昼,画眉弄舌,殊不知巾车为苦。 西三郡水皆朝宗于福。自长乐入海,独汀水南行入于潮阳,水名从丁南位也。故七郡鹾政统于福转运,而汀独食广盐。 汀州地大而交于旁省,山川之胜多于建延。自长汀以南,上杭以东,险恶多瘴。闻裴太仆云:其属邑永定与漳之龙岩接境处,有洞奇甚,意此类尚多没蛮落中不知耳。 归化故无县,成化间割郡之宁化清流,与延之将乐沙为县。至今生聚寥落。然境内雅多奇观。余所游有狮子岩、滴水岩,而滴水岩为最胜,见余赋中。其东接将乐,则玉华洞出焉;西抵清流,则玉华西洞岿然道左。盖其地实灵巧所钟也。 玉华石出将乐,然不产玉华洞中,近益艰得。滴水岩大胜宜兴善权洞,所不如者,善权下有水洞耳。玉华洞石色不如宜兴张公洞,而迤逦可七八里中,小洞幽岩无虑数十。滴水成井,溢井成河,奥敞各适,无张公逼仄之苦,故为胜之。 汀郡小岩可游者,曰霹雳岩、朝斗岩、苍玉峡。是宗子相徐子与故宦游处,题咏颇多。朝斗岩差远而幽,余皆近城。 汀人多种李,二月时田园碎白满野,时间红桃,缤纷可喜。入延境绝不见李,而特多梨花。尤壮雅,殊令人寄情。闽中梨称建阳为佳产,故当不作蒸食。 |
|
4楼#
发布于:2017-03-14 10:16
闽部疏
闽部疏 明 王世懋 ●序 今天下内外官,得行部遍者,直指、督学两使者而已。世懋束发宦游,多历海内名山大川,而恒以未识闽越,啖生荔枝为恨。岁甲申,诏起为闽督学使者。以是岁十二月入部,过武夷山,雨中酹先大夫祠而去,弗及游。以明年之正月,从福州出校汀州始,迄七月而毕八郡。既已低首,日夕校士,而居恒慎俭,不好市闽物,不罗致珍羞,饾饤然,颇有扬子云之僻。时时簪笔,从舆人问及轺车所经见,辄记赫■〈虎〉上,久之成裹。其言散蔓复杂,都无铨次,窃比于葛稚川、盛弘之之义例云尔。倦游且归,乡人父老从我征闽事者,懒于口授,手一编示之,庶几人得卧游。后有宦游兹土者,当知予言之非侈。 万历乙酉冬十一月,损斋道人王世懋书于莆之念白斋 天下堪舆易辨者,莫如福州府。登行省三重楼,北视,诸山罗抱,龙从西北稍衍处,过行省小山坐其中。乌石、九仙二山,东西峙作双阙。其外托则东山,高大蔽亏日月,大海在其外。是谓鼓山,朱元晦所书天风海涛处也。西山迄逦稍卑,状若展旗,曰旗山,以配鼓。其前则印山,若屏为南案,似人巧凑泊而成者,然犹未睹水所经宿已。登乌石山望,则大小二水历历在目,大江从西南蛇行方山下,南台江稍近城而行。大江复从南稍折而东北,南台江水合之。汪洋龁漫,东下长乐入海。其山水明秀如此。土人犹谓方山。稍西俗名五虎,迫视有猛势,以为微缺陷处。然予谓即东方山而平之,亦终不能作天子都。何者?愈显则根愈浅,愈巧则局愈小。 省府之南山曰方山,绵亘数十余里,形甚怪伟,俗名五虎山。数之正浮。志言九龙鼻,索之又不足。 布政司在山上,堂后一大树,是榕、樟二树相谬结而生,郁然干云。因为堂,以嘉树颜之。余与玉叔俱有诗。福州府布政司前,多甃甘泉。土人初名曰第一泉、第二泉。每大比,五魁多为泉人所占,以为泉识也。改颜曰一福井、二福井,文理殊未鬯。然每放榜,泉士褒然如故。 行省鼓楼高绝,云是越王无诸建都处也。古迹多在建南诸郡,称越王台者以数计。而默南平之王台驿最显,驿以此名。有越王古墓在,第未知是何王耳。闽王审知兄节度使潮墓,在兴、泉间。 由福之南门出,至南台江。十里而遥,民居不断。桥跨江中,怒石踞立,鹾舟鳞次,亦一胜处也。过此山行数十里间,荔枝、龙眼,夹道交荫;丹榴、绿蕉,亹斐间之,令人应接不暇。舟渡西峡,浩渺汹涌,望江势滔滔赴海,击揖而生沃壤。 去省城南八十里而近,为灵济宫,即京师所奉二徐真人也。本驻兵此地。宫亦敕建,至今祷雨者往焉。南十余里为大田驿,其间有流泉水碓,丰原美植,大是沃壤。 由石竹山而北,至常思岭。三十余里间,皆福清县属。特多崇冈壮岳,峰骨怒立,峦岫皆欲飞舞。五虎一台,陡悬数十里外,皆奇观也。常思岭以南山皆南向,驮此岭北拱,遂为闽县属。水东北流矣,二县所由界也。诸谿合流,至水口以东,汪洋巨浸,大似浙之富阳江。经芋原西峡益阔,流入长乐。大海潮汐,上下二百里,何异钱塘江,而名称不盛。《一统志》所云:南台江,亦此水别支也。以南台一镇辱之,令人称屈。 省府北,井楼门。出为连江罗源道,与福宁州邻。多高山大岭,行甚嵌崎。连江号有人才。尽此境而北,科甲寥寥矣。福宁北与永嘉连,西与建安接,濒海多鱼盐梯航之利,民富而鲜知礼。观风、督学二使者所不至也。 闽中独荔枝奇绝。龙眼名荔枝奴,真堪作奴耳。次则佛手柑、橄榄,皆中原所无,品亚荔枝。又有山果名黄弹、金扣子、羊桃,皆异产,然味苦不足登俎。 柚大而粗,柑橘中最下品也,福延间多有之。花亦奇大,三月间开,香气甚郁。余尝有诗云:最好南平三月景,满城微雨柚花香。 橄榄,在芋原上八十里间沿麓树之,苍郁可爱。甘蔗洲独多。土人虽担城市货之,颇不登羞。 蔗有二种:饴蔗,节疏而短小;食蔗,节密而长大。凡饴蔗捣之入釜,径炼为赤糖。赤糖再炼燥而成霜,为白糖。白糖再煅而凝,则曰冰糖。 美人蕉,福州为多,而无蕉实。泉、漳间始家树大蕉。小曰芽蕉,皆能实。实后斫而丝之,是为蕉布。其实大都如吴中所生甘露,第彼作瓣有露无实,此囊生累累可乾食耳。然味甜无韵,故不如美人蕉花可供玩。蕉花独盛。余廨中以盛冬发一红瓣,上抽绿苗,三四月间齐放,簇若朱莲,经月不败,大是佳卉。 闽地最少杨柳。福州城中士大夫园地边,间有一两株,作长条拂地,不能拱把。 闽地最饶花,独杏花绝产,亦一异也。 陶方伯尝言,闽中海错,定虚得名耳。余怪问何以?曰:蚶不四明,蛤不扬州,蟹不三吴。余大以为然。蚶大而不种,故不佳;蛤乃车螯,非蛤蜊也;蟹之别种曰蛑蝤,吾地名黄甲,此名海蟳,特多此种,而蟹乃为异状不中食。此又一种,非真蟹也。独兴化数里河中有蟹,形味俱似吴中,而土人不之重。岂日厌海错,不能别味耶? 海错出东四郡者,以西施舌为第一,蛎房次之。西施舌本名车蛤,以美见谥,出长乐澚中。 闽俗重岁首,民间不开正户。庆节后即相率拜墓,挂纸钱,一如清明。迎春日,多陈百戏,盛亭台之饰。坐婴儿高槊上,儿皆惯习,饮啖自若,了无怖惧。千夫百骑,绕堂皇而出。唱呼跳舞,劳以历书。恶少辈多舞狻猊,求索尤甚,即藩臬长无奈之何。士女传观,填街塞巷,自兹春事日盛。尤重元宵。十三日始放灯,数步一立表,一表辄数灯。家联户缀,灿若贯珠。如是者至下弦犹不肯撒。有司禁之,缙绅先生不平见颜色。是月也,一郡之民皆若狂。 端午节尤重竞渡。所过山溪,数家之市,皆悬舟以待。往往殴击,至杀人成狱。禁稍弛复竞,其俗诚不能革也。 兴化、古莆中,景物亦大佳。第国狭而贫耳。江口渺漫,渔舟宿步,始见海气。东北多良田广陂,亩直三十金。其阳皆山也。二十里抵濑溪,道旁多古木穹碑,皆先朝大臣彭惠安辈赐葬之所。令人肃然兴仰止意。 兴化背太平山而城,以壶公为案,两山皆峭拔,木兰陂出壶公下。登城北山望东南,大海浮空,樯帆皆见。从兴化西门行,可八十里,至九鲤湖。其地非独以梦灵著异也。飞泉九叠,下汇为湖,漫漫欲过苏门百泉。岂以瑰境故为仙灵所托耶?福清县石竹山,亦有九仙灵迹。其山亦宏丽,在宏路驿大道旁。土人祈梦者,以秋往九鲤湖,以春往石竹山。石竹山是九仙离宫,为行春治所耶? 仙游县在枫亭西五十里,非祈梦九鲤湖者不入县。 枫亭驿荔枝甲天下,龁山被野。树极婆娑可爱,亡论丹实累累。驿甚宏壮,中庭六株荔子,色皆参天。 荔枝,以兴化府枫亭驿为最,长乐县次之。柑橘以漳州府为最,福州次之。 荔枝名以“状元香”为最,然实不如“长乐胜”。盖肉厚而味甘,当为种中第一。第乾之不能如状元香风味。 闽地颇畜蛊,其神或作小蛇,毒人有不能杀者。独泉之惠安最多。八十里间,北不能过枫亭,南不敢度洛阳桥。云:蔡端明为泉州日,捕杀治蛊者几尽,其妖至今畏之。以桥有端明祠,而枫亭仙游属,端明即仙游人也。土人之庄事端明如此。 自惠安以南,山渐培嵝,以到海脉穷也。而特多巨石,林立棋累,多不可名状。或卧或起,恒若位置。嘉木荫之,居然园林间景。 洛阳桥,一名万安。大江中五里,石梁虹卧水上,蔡端明真神人也。近南岸一山皆大石,倭乱时城其上,而楼之扃钥甚固,倭不能过。洛阳之南,晋江虎渡二桥,亦称钜丽。 吴中虽盛有石梁,若令见万安桥,必吐舌。亦犹闽溪中篙师,不知吴楚间有万石楼船也。 泉州城大于福,北负洛阳江,南面晋江,倚泉山而城。堪舆家谓为三台山、八卦水,故多缙绅。去城东北五里,一荒山,累累诸坟,本漏泽也,而名曰官山。以泉人发科第者,其祖父多葬其上。卜利后人,遂令逝者体势如厉。 泉州城大而土旷,士大夫皆散处。余以六月行部。人家多依原隰为园林,肩舆过其下,嘉瓜四垂,朱槿熠耀,绿柚扶摇于短垣之内,丹荔点缀于碧叶之上,真令人目不暇给。 泉之南北,奇石尤多。有名纱帽者,有名马头者,有名鼓者,有名青蛇者,有名虾蟆者,都如巨灵斧擘,五丁负置。四十里外,一石龟耸坐磐石上,宛若斫成,遂以名邮。 昔闻长老言,广人种绵花高六七尺,有四五年不易者,余初未之信。过泉州至同安、龙溪间,扶摇道旁,状若榛荆。迫而视之,即绵花也。时方清和,老干已着瘦黄花矣。然不可呼为木棉。木棉花者,高树,丹花若茶,吐实蓬蓬,吴中所谓攀枝花也。杨用修具载《丹铅》以为异,曰:云南沾益州有之。闻岭广尤多,不知《惠安志》已载。此树名为攀桂花,杨乃曰班枝花。与吴中攀枝花,盖三名一物也。花品不当绵花,仅堪絮褥耳。 漳州罗万户良,在元末守漳有功,为陈友定所杀。其名甚著,而《一统志》不载。今载郡志。余往来见巨石道旁,皆凿罗万户重生父母,其为漳人爱戴如此。入泉境,两巨石亦有镌书:一曰攀辕石,一日卧辙石,意字俱不雅。问知是俞总兵大猷驻兵处,其门下人侈而书之,然俞亦近时名将也。 漳州气候最暖,草木皆先时华。余以四月抵郡,廨中盛有所植,盘饤间颇不乏味。崇兰、桂子、茉莉、薝匐一时并开,荔子、蕉黄、旧橘、新李同案而荐。紫茄蒂于陈根,王瓜枯为蘼草,诚寰中之异境也。 荔枝在漳、泉间,以四五月熟,厥名火山。肉薄味酸,骤食之能损侧生声价。 燕窝菜,竟不辨是何物,漳海边已有之。盖海燕所筑,衔之飞渡海中,翮力倦,则掷置海面浮之。若杯,身坐其中,久之复衔以飞。多为海风吹泊山澳。海人得之,以货。大奇大奇。 海味重于天下者称西施舌、江瑶柱,泉、漳间皆有之,而苦不称美。其它鳞介,殊状异态,多不可名。而最奇者龙虾,置盘中犹蠕动,长可一尺许。其须四缭,长半其身,目睛凸出,上隐起二角,负介昂藏,体似小龙,尾后吐红子,色夺榴花,真奇种也。 |
|
5楼#
发布于:2017-03-14 07:54
![]() 福建通志列传选 福州府志乾隆本 ,所著有《益甫集》。《福建通志》 黄 让 长乐人。嘉靖时,父墓为山贼所发,质其骨责赎,让罄产赎而葬之。乃募壮士百余人,从督府讨贼,二子启愚、启鲁死之,让出奇计,斩首二百人,降者一千七百有奇。贼既灭 福建通志 】 卷六十八【至】卷七十八 艺文【著述一卷 表疏文记诗赋十卷 共十一卷 臣】等谨案福建通志七十八卷 国朝闽浙总督兵部尚书郝玉麟等监修福建自宋梁克家三山志以后记舆地者不下数十家惟明黄仲 福州府志乾隆本 大旱。旧《福建通志》 万历二十二年二月不雨至夏五月,谷价涌贵,饥民大噪,掠劫城中,越三日乃定。[HT6SS]旧《福建通志》 万历三十年九月,飓风作,长乐渡舟覆,溺死三十余人。八月二十 福州府志乾隆本 》、《春秋笺》十余卷。旧《福建通志》 韩廷锡 字晋之,侯官人。家素贫,菽水不给,而临财无苟得,膏火不具,而开卷必衣冠。万历末,为诸生,时习经者皆卤莽灭裂,廷锡必研究终始,条理通贯,畅乎自得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通志】 冯知十 徐守质俱常熟人兵至死之【见江南通志】王加封建宁衞人崇祯甲申散财募义勇从军婺源死之【见福建通志】 石楼寺僧不知何许人见王台辅死持麻鞭指其尸曰此常事也乌用矜张后即缢死【见一统志 福州府志乾隆本 合葬于福郡小西湖之侧。《书影》 郑邦祥 字孟麟,闽县人。郡文学掌故,三中副车,与曹学佺、谢肇淛、徐熥、徐火勃树帜骚坛,著有《玉蟾庵诗编》七卷。子桢,字立姬,顺治辛卯副榜,孝友能文。《福建通志 福州府志乾隆本 太保,谥忠宣。《明史》参《福建通志》 [HT]吴 泰 成化间,以御史出为福建运使,政尚威严,风裁凛凛,吏胥敛手不敢犯。《福建通志》 伍希闵 字仲孝,安福人,御史骥之子也。骥以平贼祠于上杭 福州府志乾隆本 ,士行皆有文名。楷之生也,有斑在面,如前子坠伤之状云。《福建通志》 林元明 福清人。有孝行,母病,刲股疗之。及母丧,家贫未能葬,不御酒肉者盖数年。[HT6SS]万历《府志》 林 清 字自源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死【见明史及辑览】 都督洪祖烈呉江人从唐王走浦城 大兵至被执不屈死【见福建通志】 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马思理福建长乐人 大兵平福建自缢死【见福建通志】 懐逺知县江振鹏泰宁人 福州府志乾隆本 吴庭橒 字崇卿,闽县人,五世同居。康熙四十六年,寿百有二岁,奉诏建坊旌表,逾年卒。子尚焜,年七十,事期颐老父,昼则杖随,夜则联榻,一宿三起,寒暑不辍,年九十一卒。《福建通志》 江 墉 字崇 福州府志乾隆本 攻福清,见率家人御敌,被执,死之。《福建通志》 何思明 字致虚,福清人。正德己卯举人,授颖上教谕。颖为凤阳属邑,虽称中州,而士鲜经术,思明严立课程,时为讲解,士因而感奋,彬彬几与畿辅埒。又捐俸葺 八闽通志 。 2 《明史 周德兴传》载洪武三年封江夏侯。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十八年从楚王桢讨思州蛮,楚人德之。还乡。居无何,帝谓德兴:“福建功未竟,卿虽老,尚勉为朕行。”未明言二十年任。 3 民国《福建通志 八闽通志 :“李宏创木兰陂,遂疏渠导水,障东流而南注,以绕壶山。此云君谟兴水利,盖误也。” 校 注 1 乾隆《福建通志 寺观》作“还依然”。 2 《续资治通鉴 太宗本纪》作“民亦不 福州府志乾隆本 《府志》,属府不属县。国朝因之。《福建通志》:“旧设驿丞,康熙三十八年裁归闽县管理,其驿夫工食系侯官县拨给,额设赡夫一百二十名,走递公文等夫十四名,兜夫十五名。”附宋驿《三山志》:“使星馆在海晏门内,旧 福州府志乾隆本 ,潜心稽古,不求荣进,著有《兰雪轩草》。《福建通志》 萧怡昺 字陆阳,侯官人。万历举人。由知县擢成都郡丞,摄郡符。平狱讼,戢番民,政声大著。直指使者按部,录重囚,怡昺驳已谳决者凡二十三人,皆活之 福州府志乾隆本 。孙垍,亦能诗。《福建通志》。 林 慈 字志仁,长乐人。力学稽古,娴于文词。尝与陈登、高棅、王恭、郑定辈往来唱和。洪武间,以明经荐,任本县训导,历国子博士。有《诗集》。长乐《县志》 唐 震 福州府志乾隆本 吴之屏 号谔斋,石门人。万历进士,福建粮储道,寻转督学。杜苞苴,谢请谒,凡试士弊窦,摘发一清。尝建黄榦、陈孔硕特祠,以崇理学。《福建通志》 邹维琏 字德辉,江西新昌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福州府志乾隆本 空虚,联络采捕渔舟,以备不虞,建复沿海游寨,以资保障。启圣得以专心一力,无返顾忧,以有成功。《福建通志》 于成龙 永宁人。康熙十八年,任福建按察使。折狱平允,八郡咸称无冤。迁本省布政使,自奉如 福州府志乾隆本 上,著有《西台奏议》、《理刑末议》、《巡鹾奏草》、《洗冤录》、《蛰庵存稿》、《道山纪略》诸书。《福建通志》子大爵,父死方四龄,稍长,知孤忠未伸,誓明父志,每大吏莅任,辄沥血上书讼冤,历四十年无懈志。适 福州府志乾隆本 连理。正德《府志》 大中祥符二年正月,荔枝树上生连理芝二本。万历《府志》 大中祥符四年四月,古田县僧舍竹一本上分三茎。旧《福建通志》 大中祥符五年十一月,侯官县山上生芝草五十四本,闽县 |
|
6楼#
发布于:2017-02-20 19:10
新福建二维码
新福建二维码
![]() 2017-02-20 07:10:57 来源: 福建日报 新福建二维码 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7-02/20/c_129485662.htm |
|
7楼#
发布于:2016-08-17 14:53
福建人大会各市县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额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各设区的市和县(市、区)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额的决定 (2016年7月29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各设区的市和县(市、区)新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名额决定如下: 一、设区的市 福州市41名 厦门市41名 漳州市41名泉州市41名 三明市41名 莆田市41名南平市41名 龙岩市41名 宁德市41名二、县(市、区)福州市 鼓楼区31名 台江区27名 仓山区31名晋安区29名 马尾区25名 福清市45名长乐市33名 闽侯县33名 连江县31名闽清县27名 罗源县27名 永泰县27名厦门市 思明区33名 湖里区31名 集美区29名海沧区29名 同安区31名 翔安区29名 漳州市 芗城区31名 龙文区27名 龙海市35名 漳浦县35名 云霄县31名 诏安县33名 东山县29名 平和县31名 南靖县29名 长泰县29名 华安县27名 泉州市 鲤城区29名 丰泽区29名 洛江区27名 泉港区27名 石狮市31名 晋江市45名 南安市45名 惠安县45名 安溪县45名 德化县27名 永春县29名 三明市 三元区25名 梅列区25名 永安市29名 清流县25名 宁化县29名 建宁县25名 泰宁县25名 明溪县25名 将乐县27名 沙县29名 尤溪县31名 大田县29名 莆田市 仙游县45名 荔城区31名 城厢区31名 涵江区31名 秀屿区35名 南平市 延平区31名 建阳区29名 邵武市29名武夷山市29名 建瓯市31名 顺昌县29名浦城县29名 光泽县27名 松溪县27名政和县29名 龙岩市 新罗区31名 永定区31名 上杭县31名 武平县27名 长汀县31名 连城县27名 漳平市27名 宁德市 蕉城区29名 福安市33名 福鼎市31名 霞浦县31名 寿宁县27名 周宁县25名 柘荣县25名 古田县29名 屏南县25名 平潭综合实验区 平潭县31名 |
|
8楼#
发布于:2016-08-01 23:36
原龙岩市长池秋娜任福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 赖军另有任用
原龙岩市长池秋娜任福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 赖军另有任用
2016年08月01日 ![]() 履新后,池秋娜做表态发言。(照片来自福建省民政厅官网) 人民网福州8月1日电(詹托荣)1日,福建省民政厅官网对外发布消息,原龙岩市人民政府市长池秋娜任福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主持全面工作;免去赖军福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职务,另有任用。 福建省民政厅已于7月31日,召开厅机关、省老龄办处级以上干部和直属单位班子成员会议,传达福建省委关于省民政厅主要领导调整变动的决定。同一天,龙岩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接受池秋娜辞去龙岩市市长职务的请求。 池秋娜履新后表示,面对新任务、新岗位,要加强学习,尽快融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尽快熟悉情况,理清思路,与大家一起共同推动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池秋娜还指出,要尽心履职、主动作为,立足民政工作的特点、规律,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举措,多行为老百姓雪中送炭的慈善之举,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惠民之举。 【池秋娜简历】 池秋娜,女,1961年9月生,福建省大田县人,中共党员,党校研究生学历,1981年8月参加工作。 1979.09 福建集美财经学校企业财务专业学习 1981.08 福建省大田县财政局企财股干部 1984.03 福建省大田县政研室干部 1984.07 福建省大田县政研室副主任 1986.10 福建省大田县商业局副局长(其间:1984.12-1987.06参加厦门大学自学考试党政干部专修科学习) 1990.10 福建省大田县审计局局长(其间:1991.09-1993.07在福建省委党校第八期培训班学习) 1993.10 中共福建省沙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1996.10 中共福建省沙县县委副书记(期间:1996.03-1998.03在厦门市集美区挂职任区委副书记) 1998.04 中共福建省三明市审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主持工作) 1998.09 中共福建省沙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其间:2000.09-2000.12在福建省委党校第二期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1.06 中共福建省沙县县委书记、县长 2001.08 中共福建省沙县县委书记 2004.02 中共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沙县县委书记(其间:2007.03-2007.07在中央党校第六期中青班学习) 2008.04 中共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 2008.05 中共福建省三明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 2008.07 福建第四批援疆干部领队 2008.08 福建第四批援疆干部领队,中共新疆昌吉州党委副书记 2011.04 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2011.12 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 2013.12 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副市长、代市长 2014.01 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中共福建省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人民网资料 截至2014年1月) 2016年08月01日16:14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原龙岩市长池秋娜任福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 赖军另有任用 http://fj.people.com.cn/n2/2016/0801/c181466-28762703.html |
|
9楼#
发布于:2016-06-01 12:17
福建省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福建省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2014年8月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福建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的规定,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编制《福建省人民政府政府信息公开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服务。 本《指南》及时更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在“中国福建”政府门户网站上查阅本《指南》。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是全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省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省人民政府的信息公开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省政府各部门的信息公开由信息生成和保存的机构负责。(省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处电话:0591-87802804、87802525、87802534,传真:0591-87826432) 政府信息公开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 一、主动公开 (一)公开范围 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向社会主动公开下列政府信息: ●机构设置、主要职能、办事程序; ●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财政预算、决算报告; ●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 ●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 ●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 ●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 ●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工作动态; ●其他应主动公开的其他信息。 具体信息目录在“中国福建”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fujian.gov.cn)上公布。 (二)公开形式 通过“中国福建”政府门户网站,省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公开政府信息;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查阅场所,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方便。 (三)公开时限 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自该信息形成或者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予以公开。法律、法规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四)获取信息的方法 1.登入“中国福建”政府门户网站首页的“政府公开信息”栏目,浏览或使用搜索工具查找。 2.在国家档案馆、公共图书馆设置的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获得政府公开信息;也可以从政府公报、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获取政府公开信息。 二、依申请公开 除上述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请获取相关政府信息。 (一)省政府办公厅受理信息公开申请的机构 省政府办公厅政府信息公开处 咨询电话:0591-87802804、87802525、87802534 传真号码:0591-87826432 电子邮箱:zfxxgk@fujian.gov.cn 通信地址:福州市华林路76号省政府办公厅 邮政编码:350003 咨询时间: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申请的方式 申请人持有效身份证明,按以下方式提出申请。 1.通过互联网直接申请 申请人可登录“中国福建”政府门户网站直接填写并递交电子版《福建省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 2.书面申请 申请人可从“中国福建”政府网站下载《申请表》或向受理机构领取《申请表》,填写后向受理机构送交。 3.口头申请 采用书面形式申请确有困难的申请人可以口头提出,由受理机构代为填写《申请表》。 (三)申请的处理 受理机构收到《申请表》后向申请人出具回执。能够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下列书面答复: 1.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获取该政府信息的方式和途径; 2.属于不予公开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依法不属于本机关公开范围的,将告知申请人该信息的掌握机关及联系方式;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不存在的,将告知申请人。 4.如需延长答复期限的,经领导同意并告知申请人,延长答复期限最长不超过15个工作日; 5.申请内容不明确的,将告知申请人作出更改、补充。 6.政府信息涉及第三方权益的,受理机构须征求第三方的意见,征求第三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四)依申请公开提供信息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将收取检索、复制、邮寄等成本费。成本费用的标准将按照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制定的规定执行。 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公民确有经济困难的,经本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审核同意,可以减免相关费用。 三、监督方式及程序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收到举报的机关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
10楼#
发布于:2016-06-01 12:13
福建印发2016年产业补短板工作方案
福建印发2016年产业补短板工作方案
CENA讯 为落实福建省政府全省经济运行情况通报调度会工作部署,加快推进产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补齐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环节,福建省经信委日前制定并印发了《2016年福建省产业补短板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提出以下四项主要目标,一是补产业链短板。聚焦产业链缺失环节,紧跟技术进步趋势,推动产业链条填平补齐和价值提升,提升新兴产业规模和占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年力争实现增加值29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11%左右。二是补生产组织方式短板。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加快两化深度融合,推行先进制造模式。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900亿元,在优势行业形成一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三是补创新能力短板。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支撑作用,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家,组织实施5项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完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组织召开10场左右产学研专场对接会,推介项目成果1000项、企业技术需求300项,创新对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四是补中高端供给短板。适应消费升级趋势,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产品供给,提升对信息消费、品质消费、个性化消费的新型供给能力,推动供给体系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 《方案》部署以下四项重点任务,包括: (一)补产业链短板 1.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以《福建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为指引,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倍增发展。吸引国内外优势企业在闽布局新兴产业项目,发布2016年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计划,跟踪推进百余项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2.完善产业链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产业梳理,围绕各产业链缺失环节,瞄准政民外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和引进一批填平补齐和价值提升的优势项目。重点策划对接一批全国民企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编印2016年度重点招商项目指导目录和政策汇编,加大项目需求和营商环境宣传推介,全年新对接民企产业合同项目投资力争突破5000亿元,对接全国民企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项目力争突破50项,新对接民企产业合同项目开工率达50%以上。 3.加快培育工业新增长点。进一步完善工业新增长点项目计划,强化任务分解和责任落实,力争全年省级工业增长点项目新增产值1100亿元以上。对省级增长点项目在资金、能源、运输、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重点协调调度,对趸售县符合条件的省级工业新增长点项目企业继续实施调峰生产用电奖励。实行省级工业新增长点月报监测制度,各地经信部门定期报送新增长点项目月度进度情况。通过省工业运行调度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协调机制,及时将新增长点企业反映的需省里协调解决的问题分解有关部门、单位办理。 (二)补生产组织方式短板 1.大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加大对新一轮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全年力争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900亿元。分批组织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600项以上,建立重点技改项目月度跟踪、分级管理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及时化解项目实施瓶颈,推动项目按计划顺利建成投产。创新对企业技改的支持方式,在加强财政资金对技改投资补助的同时,设立运作首期规模80亿元的企业技术改造专项基金,建立省级补差机制,以股权、债权等方式支持全省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建设。 2.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加大对企业实施“机器换工”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对企业购置工业机器人的,省级财政给予企业设备投资额10%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250万元。重点支持1-2个基础较好的市、县(区)开展智能制造区域试点,建设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五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认定10家以上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并优先推荐申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 3.积极推进制造模式创新。持续开展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动员企业积极参与贯标试点,全年力争10家以上企业通过国家贯标评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在节能环保、冶金建材、石化、纺织印染、鞋业等领域培育建设服务型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服务型制造试点示范,引导企业由以产品制造为核心向产品加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确定约20个服务型制造省级示范项目;开展制造业服务化诊断,推广服务型制造的典型模式和成功案例。 (三)补创新能力短板 1.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创新示范作用,开展第二十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考核评价工作,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强化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承担行业共性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的功能,为500家以上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推广和转让项目成果200项以上,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1000人次以上。支持年度考核评价优秀的省级研发平台完善自主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 2.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支持海西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和龙头骨干企业合作引进拥有核心技术、产业带动力强的创业项目和创新团队,支持创新团队项目尽快产业化。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共建研发中心,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围绕智能装备、增材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校、研究院所的支撑作用,组建产学研用技术创新联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开发等,凝练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突破一批协同创新关键技术。完善6.18长效机制,在重点行业开展专场对接活动,推介一批可转化的项目成果和企业技术需求。 (四)补中高端供给短板 1.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开展质量突破行动,组织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推广,推动重大技术装备质量提升。树立3-5个省级质量标杆,推广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质量管控水平的先进经验,提高企业质量控制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支持符合产业政策导向的新产品纳入每年的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库予以扶持,通过举办小型高效的专场对接会,支持新产品开拓市场。培育和争创国际品牌,鼓励企业并购国际高端品牌;加强福建工业品牌宣传与推广,选择10-20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业品牌进行持续跟踪培育,提高企业品牌培育的科学化水平。 2.扩大信息消费供给。鼓励传统产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创新,丰富信息消费供给内容,力争信息消费规模超4000亿元。促进数字家庭应用与发展,实施数字家庭示范村“135”工程,培育示范县(市)、示范乡(镇),带动智能终端技术研发和产品拓展。推动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规模化应用,优先推广车联网、船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安防等我省优势特色产品。加快建设福州物联网产业基地,积极布局基于窄带蜂窝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培育涵盖芯片/模块、终端、网络、大数据、业务管理的窄带蜂窝物联网产业链。 3.发展个性化供给能力。鼓励企业针对客户个性化需求,提供功能可配置、外观有个性、服务人性化的定制化产品。将个性化定制作为智能制造新业态新模式试点示范的重要方向,引导企业集成运用先进制造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化生产组织,探索开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生产。 《方案》提出以下六项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产业基础设施投资。对接2016年度我省与产业基础设施领域相关的重大投资工程包,加大产业基础设施短板环节的投资,加快提升产业配套支撑能力。 二是强化企业降本减负。加快出台为企业降本减负的政策文件,从减轻税费负担,落实惠企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融资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生产要素成本、物流成本等方面出台有效措施,帮助企业缓解经营压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三是强化金融精准投放。梳理产业补短板项目融资需求,推进金融机构与补短板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产融对接合作,发挥省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对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加强对短板环节的资金支持。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再担保风险分担代偿补偿、“助保贷”、“小微企业发债增信资金”等融资增信机制作用,为补短板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 四是强化人才要素保障。持续实施《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将补短板重点环节作为招才引智的主攻方向,强化高端人才要素保障。实施《福建省人才兴企计划》,突出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健全完善惠才惠企的人才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是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进福建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建设,实现各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引导相关服务机构入驻,完善平台网络信息、融资、创业、培训、技术、管理、市场、法律等服务功能。按照“线上对接、线上线下服务、线上评价”的模式,引导广大中小企业依托平台网络对接服务机构,对入驻平台网络并符合条件的服务机构给予奖励。 六是强化跟踪管理和协调服务。各级经信部门要按照方案要求,明确主攻方向,落实工作方法,主动靠前服务,将“补短板”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项目和抓手。各地要将补短板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强化和各部门的主动沟通协调,构建纵横联动的协调机制,及时化解工作瓶颈,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中国电子报、电子信息产业网 作者:吴丽琳发布时间:2016-05-31 福建印发2016年产业补短板工作方案 http://cyyw.cena.com.cn/2016-05/31/content_330272.htm |
|
11楼#
发布于:2016-06-01 11:24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对数字福建建设加强组织领导和推动落实,坚持规划、项目、资金、评价一体化管理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工作力量和协调能力,构建统一领导、上下衔接、统筹有力的全省信息化组织体系。优化省直部门信息中心机构和人员配置,加强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和能力建设,普遍支撑各部门信息化应用;进一步健全市县两级政务应用统一支撑机构。充分发挥“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的智库作用,完善决策咨询制度。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健全分工合理、多层次、社会化的信息化支撑保障体系。 二、完善环境保障 构建开放包容的数字福建和信息网络经济发展环境,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定实施各行业互联网准入负面清单。尽快制定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则,完善监管。破除行业壁垒,最大限度减少事前准入限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构建诚信交易环境,支持互联网经营主体对接利用信用公共平台。加快建设一批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的互联网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创业服务平台。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举办互联网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加强运营企业网络互联互通和监管,确保网间高效畅通。优先制定应用标准、支撑标准、管理标准,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加快健全数字福建和信息网络经济标准体系。探索建立标准符合性测试平台,严格将标准的执行和成果作为项目建设和验收的重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中心、测试中心、服务中心。 三、拓宽资金保障 各级政府要将信息化建设和运维保障、推进互联网经济发展经费纳入本级预算管理,加强资金的筹措、整合和统筹,“十三五”期间经费投入原则上不低于“十二五”规模,并适当增长。全面推行购买服务和特许经营,依托“五个一批”项目工作机制,以数据开放合作换项目、以市场进入招大商、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引资金,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的信息化投资建设机制。支持企业建设公共平台、开发公共信息资源,实现“一行业一平台,一平台一公司,一公司一模式”,培育一批大数据、大平台龙头企业。推进信息资产作为生产要素投资入股、质押融资。加快引进和设立一批主要投向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完善互联网股权众筹融资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发信息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保险保单融资增信等产品和服务。 四、强化人才保障 加快引进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互联网经济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重点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经验的行业领军人才。通过任务外包、产业合作、学术交流等方式,充分利用全球信息化人才服务数字福建建设。加强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广电、信息通信等领域人才培养和认证工作,鼓励龙头企业自办院校,支持职业技术院校开设信息化课程,到“十三五”末,完成不少于100万人次实用型人才培训。扩大实施领导干部信息化能力提升行动工程,“十三五”基本完成所有厅级以上领导干部信息化培训工作。在政务部门和规模以上企业推广首席信息官(CIO)制度。研究成立福建省网络空间和信息经济研究院。建立省市信息化业务和技术人员交流挂职制度。依托社会化教育资源,开展数字福建和“互联网+”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提高公民信息和互联网应用素养。 五、深化制度保障 加快推动出台《福建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完善网上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资源和信息消费权益、信息服务、互联网管理、信息资产管理、安全保护、信息社会治理等方面政策法规,健全网络空间应用的政策法规体系。实施政务信息资源综合管理和统筹利用,建立资产化管理制度,强化数字福建信息资源管理职能。出台实施信息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和开放开发等办法,加大云服务采购力度。建立优先使用创新产品的采购政策,采用首购、订购等采购方式,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普遍推广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证据、电子档案、电子凭证、数字证书等,加快构建安全可信的网络商务运行环境。 各设区市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和《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数字福建”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数字福建建设组织领导和推动落实,统筹推进电子商务、两化融合、智慧城市、信息网络经济等工作;要加强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建设的统筹协调,强化对上衔接、对下带动、横向整合、资源共享,实现协调发展;要按照本专项规划提出的要求和任务,认真贯彻落实,积极推进,重点突破。省发改委、省数字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地各领域数字福建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通报进展情况,推动各项目标任务的细化落实。 |
|
12楼#
发布于:2016-06-01 11:23
六、积极推动信息化开放合作 加快先行先试步伐,全面支撑服务福建自贸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深化对台、对东盟信息化和跨境电商交流合作,推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到2020年,力争基本建成两岸和中国—东盟信息化及电子商务枢纽,实现跨境电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我省集聚,我省企业和产品全面走向海外。 (一)支撑扩大对外开放 建设电子口岸平台和自贸试验区电子围网,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一站式无纸化通关,积极争取闽台电子口岸平台上升为两岸电子口岸平台。加快建设闽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自贸区信息化平台,推进监管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逐步扩大自贸试验区内通讯和信息服务对外资开放步伐,开拓基于云计算的服务贸易国际市场。 (二)打造海丝核心区信息化枢纽 建设海丝经贸合作信息系统,推进系统联网和远程办理,推动机场、海港口岸等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提高通关、物流、旅游等便利化水平。构建中国—东盟海上信息丝绸之路,复制和推广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模式,建设粮食、橡胶、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交易所;建设机电设备、石材、鞋服、农产品、电子信息等线上线下跨境电商平台,以及双方投资贸易便利化平台、海上物流信息平台、文化交流平台等,推动国际经贸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在中国—东盟之间流动。 (三)加强两岸信息化合作 建设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经济合作实验区,赋予实验区市场准入放开、经营主体互认、商品质量和标准互认、消费者权益互认的“一放三互认”等创新政策;建设两岸口岸物流信息平台,实现两岸货物信息在我省汇聚和交换。依托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国家级离岸数据中心。推动两岸合作发展物联网、新型材料与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合作编制信息产业共同标准,推进两地企业深度协作。加强两岸信息领域产学研人才交流合作。构建两岸血缘、文缘融合平台,推动闽台民间文化、特色文化的网络交流融合。加强闽台在区域气候变化、生态风险、环境容量方面的协同监测、信息共享,建设两岸环境信息交换共享平台。 (四)鼓励“走出去”发展 支持我省信息化、互联网龙头企业建设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平台。鼓励我省企业通过并购、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开拓东盟等国际市场。鼓励具有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安全测试等资质的大型软件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出适合不同市场文化的产品和服务。积极争取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支持我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鼓励省互联网经济促进会、各类商会等社会团体为福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信息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七、进一步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 加强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推动网络安全保障从被动防御向主动预防转变,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向自主可管可控转变,从分散保障管理向协同化体系化转变。到2020年,数字福建和互联网经济基础设施、重要系统和数据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网络空间和网络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形成。 (一)推广自主可管可控技术和产品 在党政部门加大推广应用国产信息技术与产品。推进党政机关电子公文系统安全可靠应用。在能源、通信、金融、交通、制造业等经济社会运行重点行业开展国产信息技术应用试点和示范,确保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设备、数据和系统安全。研究制定我省信息产品国产化指标评价体系,建立评估制度。制定信息安全产品、信息安全服务外包企业审查标准,建立信息安全重点产品、信息安全服务企业推荐目录。在重要信息系统的关键应用中,重点支持具备安全服务能力和资质的本地企业。支持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管可控安全实验室建设。 (二)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支撑体系 建设全方位、立体式的网络空间安全防护体系。推进电子政务内网传输线路和市级网络结点、县级汇集点建设。完善提升政务信息网安全,对政务信息网骨干节点进行安全加固、部署相关安全技术装备。建设数字福建数据灾难备份中心。优化政务网络建设运营和管理,实现互联网出口统一管理。加强通信网络和物联网应用安全。优化政务网电子认证基础设施和管理运行机制,建设政务外网电子认证注册服务中心(RA中心),推广符合数字福建规划要求的数字证书应用。建设云计算安全保障平台和数据开放开发管控平台。建设统一的政务用户和社会用户认证授权平台。 (三)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 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检查,摸清家底,认清风险,及时发现网络安全漏洞。建设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风险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准确把握网络安全风险发生的规律、动向、趋势。建立政府和企业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龙头企业掌握的大量网络安全信息。 (四)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运行管理 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明确保护对象、保护层级、保护措施。重要系统和基础网络要同步规划建设安全设施,做好技术防范。全面推广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重要领域系统防护和管理,加强定级、测评、整改和监督检查。整合建设高共享、一体化监管平台,完善省网络与信息安全预警与事件应急处置平台。加强公共平台保护,保障信息共享安全。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线安全监测。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产品与服务安全审查制度,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采购供应链安全审查。严格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安全管理,禁止在境外运行政务数据。明确敏感信息保护要求。强化商业机构保护用户信息和基础数据责任。 (五)加强网络空间治理 加快建立网络空间管理相关法规政策,完善依法监管措施,化解网络风险。建立网络空间统一应用分类授权管理体系。依法加强互联网企业涉及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大数据管理。创新互联网治理模式,建设舆情分析管控平台。依法追究利用互联网实施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加强互联网领域假冒行为治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侵权代价和违法成本,震慑违法侵权行为。促进互联网行业自律,提升网络社会管理能力,创建清朗健康网络环境。加强无线电领域安全执法。加强网络安全日常宣传、知识普及、法律宣传和案例分析。研究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加强网络安全监督,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
|
13楼#
发布于:2016-06-01 11:23
五、健全现代治理信息体系
五、健全现代治理信息体系
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大数据高效便捷、融合应用价值高的优势,提高政府综合治理能力。推动政务活动从流程应用优化到建设现代治理体系转变,从提升工作效率到提升决策能力转变,从相对封闭运行到更加开放透明转变。到2020年,基本构建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新型政务普遍推广。 (一)提升综合决策能力 1.加强党务领域信息化应用。以党务公开、基层党建、“两新”组织(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建、政法维稳、纪检监察、文档管理等为重点,建设完善一批重要信息系统,满足监督管理、公共服务等业务需求,支撑党委决策指挥、统筹协调等工作。加强法规政策、党建专题、党史文献等资源库建设及相关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建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2.支撑宏观调控科学化。建立经济运行及宏观调控大数据体系,及时发布有关统计指标和数据,强化互联网数据资源利用和信息服务,加强与政务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和融合利用,为政府开展金融、税收、审计、统计、农业、规划、消费、投资、进出口、城乡建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电力及产业运行、质量安全、节能减排等领域运行动态监测、产业安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预测预警提供信息支持。完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促进税源跟踪、监管和征税的协同;加强全省房地产市场的宏观管理和动态调控,构建全省建筑市场监管信息化体系。实时采集水、电、气等涉及民生的公共资源运行状况,提升城市运行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和管理能力。 3.提升应急和科学决策应用。建设和完善政府应急平台基础支撑系统,升级完善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综合指挥平台。打造城市应急管理中心,完善城市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提升日常值守应急和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省情运行监测平台,汇聚各部门各行业相关运行数据,为各级政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省情运行监测全貌信息。利用跨部门跨行业的海量省情数据,开展大数据挖掘分析,构建决策模型,建设政府决策支持服务平台,促进决策科学化和数据化。 4.完善防灾减灾信息化应用。整合水利、气象、地质、林业、国土、地震、交通、海洋和测绘等防灾减灾信息资源,完善监测及预警预报信息网络,建立防灾减灾信息化体系。完善公共突发事件气象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全省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完善防台抗旱指挥系统、地质灾害信息与预警管理系统、森林防火及森林灾害防护信息指挥系统、地震预警信息发布与应急指挥平台。构建重点水利工程信息监测网络和信息管理平台,升级改造海洋防灾减灾系统。 (二)推行新型政务应用 1.全面推广全流程网上办事。开展电子文件总体设计,推进电子公文和电子印章应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全省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推广电子档案,普遍使用电子证照,推动公共服务全面上网运行,网络成为群众办事办证重要手段。推进国家政务文件共享与电子签章互认平台福建省试点工作,开展跨区域、跨省际电子证照共享、验证和服务。建设推广政务通(企业主页)和市民主页,为企业和公众提供访问网上政务服务的统一入口。以“一号”(居民身份证号码)作为基层群众办理日常业务、网上办事的唯一标识,查询调用所需电子证照和相关信息,避免重复提交材料。实施政务畅通工程,建设一批跨部门协同应用,打通部门间业务流程壁垒,实现业务流程无缝衔接,提高部门业务联动协作水平。 2.推行政务阳光运行服务。深化全省网上办事大厅和权力运行网上公开平台应用,全面实现政务清单化管理和阳光化运行。以“一网”畅通公共服务渠道,加快整合建设省级政务APP和城市APP应用门户,集成网上办事功能,对接各类服务资源,形成个性化服务渠道,统一与其他互联网入口合作,构建便民服务“一张网”。建设“两法”衔接(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二期)。完善建设社会治安立体保障体系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深化信息共享,提高财税管理、市场监管等精细化水平。建设省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推进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创新试点省工作。 3.实施政务主动精细化服务。加强感知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物联网技术在生态环保、城市生活、社会运行、安全生产等重点政务领域应用,及时掌握各类政务对象发展态势,实现及时响应、精准管理。加强政务预警,提前感知需要服务的人群和不稳定事态苗头。实施政务主动服务,让公众在恰当时候、以恰当方式获得恰当服务。 4.推行基层服务和管理新模式。建设推广社区综合受理平台,对接各行业部门业务系统,实现街道、社区专业窗口向综合窗口转变、分别受理向集中受理转变,形成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办理、信息属地共享的社区政务服务模式,实现“一窗受理”。建设城乡综合网格平台,整合各类专业网格平台、终端和信息采集员,推行信息统一采集、业务依职处置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 (三)完善行业管理水平 1.完善平安福建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全省警务云项目建设,构建信息深度共享、情报智能研判、业务高效协同的公共安全应用新体系。加快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推进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和应用工作,提高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密度和建设质量,提升视频图像技术服务实战综合效能。完善综治网格管理平台,强化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信息防控体系建设。 2.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市场监管、检验检测、违法失信、企业生产经营、销售物流等数据进行汇聚整合和关联分析,统一公示企业信用信息,预警企业不正当行为,提升政府决策和风险防范能力,支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服务。拓展信用平台信息应用,促进行政机关在日常监督管理、公共资源分配、表彰奖励等活动中查询使用公共信用信息。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依法向其开放信用数据资源,鼓励开发信用服务产品,推行相对人信用评价和分类管理。 3.推进商事管理服务便捷化。加快建立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完成省电子营业执照平台建设。推行企业登记、变更、备案、注销等业务的全流程电子化。运用大数据手段,简化办理程序。推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上网公开,加快实施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充分利用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推动行政管理流程优化再造,密切跟踪中小微企业运行情况,实施针对性主动服务。 4.强化重要产品安全管理精准化。建设重要产品追溯大数据平台,汇聚各品种、各环节的产品追溯数据,加强在线监测和非现场监管执法,提供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开展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建设全省统一的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四品一械)安全监管体系,对生产、流通、库存、使用等各环节全覆盖、全方位、全封闭的网上动态监管。 5.实施生产运行安全监管主动化。建设与国家安监总局、各级安委会成员单位、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重点生产经营单位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安全生产监管平台。加快构建安全生产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预警预判和风险防控。 |
|
14楼#
发布于:2016-06-01 11:22
四、打造惠及全民信息服务体系
四、打造惠及全民信息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服务模式从大颗粒、无差别向个性化、精准化转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实现更高水平的信息服务普遍覆盖。到2020年,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重要手段,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服务均等化、精细化明显增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服务新体系全面形成。 (一)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1.推行城市运行管理智能化。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实现非紧急类城市综合管理领域全覆盖。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指挥平台。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动城市照明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管理应用。建立全省统一管理的城市供水监测和应急信息系统。 2.加强便民信息服务。开展市民服务云平台建设,汇聚接入卫生、教育、交通、社保、民政、公用事业等政府公共服务,实现服务个性化推送。完善“12345”市民服务热线,加强与社区服务中心、网格化、食药品安全等业务平台的对接互动。推进公众生活消费从线下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发展基于互联网的O2O应用服务。推广基于互联网的餐饮、娱乐、家政等城市社区服务。积极推进网络约租车、网络租房、网络团购等分享经济新业态。积极推广基于数字福建政务通、个人主页、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入口的城市服务。推动车位、医院床位、就业岗位、船舶舱位,以及各类可以分享的资源信息联网发布,建成若干行业信息分发共享平台,促进资源高效配置。 (二)深入开展信息惠民 1.促进智慧健康养老应用。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护理机构等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建设养老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信息系统,推广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便携式体检、紧急呼叫监控设备和可穿戴设备应用,提供护理看护、健康管理、康复照料等居家养老信息服务。推进与卫生、公安、人社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有序向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主体开放信息资源。 2.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构建智慧旅游管理、服务、营销新型产业链。建设旅游服务业公共平台,协调共享住房资源、旅游服务、旅游产品等旅游资源,推进景区、酒店等吃住行游购娱的产品、场所、机构基础数据以及交通、气象、客流等动态数据的汇聚与增值挖掘。建立智慧旅游企业标准化体系,开展智慧旅游试点单位、试点景区建设,构建旅游场景式展现平台。建设旅游目的地服务体系和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发展两岸智慧旅游。 3.全面推广便捷公共交通。建设公共停车信息平台,完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完善交通“12328”监督服务电话应用,推进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推进公交客流信息采集、集群调度和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建立基于城市数字化地图的交通感知系统,实时提供道路交通信息、换乘信息、气象信息、停车场信息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加快全省港口信息化建设,推进全省智慧路网、智慧水运、智慧运管建设,提升交通运输管理与信息服务水平。 4.创新农业互联网应用。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加速融合,促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精准化和农业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加快农产品安全追溯监管等平台建设,实施“智慧农场”“智慧果园”“智慧渔场”“智慧林场”等示范工程,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培育壮大现代化种养企业、电商化经营企业和专业化服务企业,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5.发展互联网运动健身新应用。打造在线一体化、数据化的公共体育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集运动健身、健康管理、体质监测、娱乐休闲一体化的智慧体育平台。开发和完善全民健身电子地图、基于手机等各类移动终端的地图信息应用和健身软件,引入社保卡绑定结算功能。推进体育产业信息化建设,建立“福建体育企业电子商务平台”。 (三)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1.推进社会保障及就业信息服务。开展省金保工程二期建设,建设省级集中“五险合一”社会保险业务信息平台。推进全省社会保障卡信息集中管理和综合应用。全面推广医疗救助一站式实时结算服务。建设完善12333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便捷化、均等化。利用大数据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析掌握人员、资金、措施、成效等数据,建设贫困人口综合数据库和省市县三级扶贫在线监控平台,加强扶贫分析研判和预测预警,实现扶贫对象精准定位、资金项目精准安排、措施手段精准到位。建设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适应的全省人事管理平台,开展人事全业务电子化、网络化、协同化管理。 2.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以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开发、整合、汇聚、引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及应用,形成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中心,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支撑工程,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鼓励互联网龙头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联合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探索建立网络学习学分认定与学分转换等制度。建立以身份证为基础、贯穿一生的公民学习档案记录。 3.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完善全省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开放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查询,支持第三方机构建设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促使互联网医疗向更加专业的垂直化移动医疗发展,推广以医患远程实时问诊、互动为代表的新医疗社群模式。推动无线查房、无线护理应用。利用互联网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服务。 4.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服务。全面推进我省海峡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美术馆、数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加快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地名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资源的信息化建设,开发并整合汇聚文化、旅游、档案、方志、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资源,建设文化资源共享体系。统筹实施数字图书馆、智慧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乡镇和社区基层服务点、海上丝绸之路及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数字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惠民工程,实现文化信息内容、信息服务和信息终端进入社区、乡村。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代表性的“数字文化惠民示范点”和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信息化示范区。 (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环境资源运行监测。充分应用卫星遥感先进技术,整合共享现有各类监测设施,统一构建完整涵盖空气、水、噪声、土壤、海洋、生物、地表变化等的环境监测网络,形成监测资源高度共享、多级共用的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环境监管核心信息库,提高对资源环境的综合分析和预警预报能力。加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管理。重点建立大气、水环境质量和安全的监测预警体系,实行跨行政区域联防联控。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水资源环境的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全省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开展地下水环境自动监测、分析与评价。 2.提高资源利用管理水平。建立完善高精度、三维、动态、陆海统一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完成全省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数据中心建设,构建海洋基础测绘体系,推进地理国情动态监测,加快全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加快实施“一张图”工程,完善土地及海域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基本农田、矿产资源规划等数据库,推动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建设不动产等资源监管体系,开展地理国情变化监测与统计分析。建设完善地政、矿政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全省国土资源动态监管。完善海域动态监视监测体系。建设地下水监测系统和污染物、废弃物全时空监管体系,促进环境保护和循环利用。建设森林资源监控保护系统、生态灾害应急体系,实现智能监管、及时预警、快速响应。 3.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环境资源利用技术融合应用。加快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行业信息化建设,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完善全省能耗计量监测平台、温室气体清单数据库,加强能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实时监控和精细管理。推广智能电表、智能水表等,构建电、水、气等资源供应智能管控网络。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