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今日#腊八节# 要吃腊八粥 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描述:清代满族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开出了腊八粥的配方 图片:3hjj5030.jpg 清代满族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开出了腊八粥的配方: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配料以作点染。 这可真是豪华阵容。 腊八节到了,祝朋友们快乐! 腊八节小百科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 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 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饮食文化 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腊八醋 腊八醋,传统腊八节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 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腊八节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节日食俗。 腊八节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 在春节前夕的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便称作“腊八豆腐”。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个月不变质、变味。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腊八面 腊八面,即腊八节的节令食品。传统面食,流行于陕西关中地区,腊八节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 以面和各种豆类(红豆为住)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韭菜叶的宽度相等的面条)备用;红豆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红豆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腊八粥做法小秘诀 食材: 糯米1杯、赤小豆100克、葡萄干50 克、花生50 克、莲子50 克、红枣50 克、桂圆干50 克、松子50 克、白糖30 克 方法/步骤: 1.糯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赤小豆洗净,浸泡约4小时 。 2.赤小豆、莲子、花生放锅内,加水以中火将豆子煮至软熟后加入糯米。 3.30分钟后加红枣、桂圆干,20分钟后拌入松子、葡萄干及白糖即可。 贴心问候 腊八粥对提高免疫力非常有益。 腊八粥的故事,用通俗的语言讲给孩子听 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我们说的腊八,很多地方在这一天都有熬腊八粥,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品种繁多。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下面我搜集了一些关于腊八粥的故事,我们了解的同时,也给孩子讲一讲吧: 腊八粥: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秦始皇修长城的故事: 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警示后人: 相传老两口过日子,吃苦耐劳,持家节俭,省下一笔大家业,可是宝贝儿子却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了家业,到了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交加,幸好有村人、邻居接济,煮了一锅大米、面块、豆子、蔬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意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这顿粥让小两口改掉了恶习,走上正道,靠勤恳的劳动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民间流行腊八吃粥的风俗,就是人们为了以此教训警告后人而相沿的。 怀念岳飞: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腊八节的故事,继承和发扬中华名族的传统文化! https://www.toutiao.com/i6514229953901363720/? |
论坛版主
|
沙发#
发布于:2018-01-24 15:45
在古诗词里寻腊八
在古诗词里寻腊八
古人意,岁终之月称“腊”,“腊”为“接”,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因此,杜甫有《腊日》诗: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凌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还代表一种祭礼,古人将田猎获取的禽兽祭祖祭神,有“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民无不醉者如狂”“逐疫迎春”之记载。到了南北朝,人们将腊月初八定为“腊八节”,借此腊日来祭祖敬神供佛,祈求国泰民安,避灾迎祥。 在新旧交替、民众会饮之际,许多文人墨客更是诗兴大发,为我们留下许多咏颂腊八节的名篇佳作。 今天,我们不妨从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里,寻找古时腊八节的韵味。 北齐诗人魏收在寒冬与众人共祭诸神时有感而发,写下《腊节》一诗: “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短短20字,写出了寒凝大地,数九隆冬时节,人们摆肉酒以祭祀百神、感谢百神的福佑,抒发心中的敬神之情。 晋朝的裴秀则感觉诗词过短不足以表现宽宏的场景,他写下了“日躔星记,大吕司晨……与民优游,享受万年”的200字40句诗词,我们不仅看到了古代腊祭时,祭祀百神,向百神报告“年丰物阜”的好年景的宏大场景,甚至连腊祭的地点、参加祭祀的人员、筵宴状况及天气情况也作了详细的描写。 那么,腊八节里古人怎么熬制腊八粥呢?清朝的李福在《腊八粥》写道: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 该诗详尽地告诉了我们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 看,民间、宫廷好一个粥香袅袅、鼓乐声声、供佛谳廷的腊八盛典。 在腊八节这天,不仅民间百姓以熬粥、喝粥为乐,就连皇帝老儿也乐在其中。 道光皇帝曾作诗《腊八粥》,诗曰: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 品读诗句,不难想象当年皇家施散腊八粥时,人涌如潮的热闹场面。 当然,诗人也有拍马之作,如清朝夏仁虎曾写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 腊八日,民间家家户户都要煮食腊八粥,王公大臣们都要到雍和宫参与敬佛仪式。 而朝廷亦是当今的佛,雍和宫第一锅的粥要先奉佛,第二锅便是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食用。 其实,在腊八节的古诗词中,还是陆游的《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 “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草烟漠漠柴门里,牛迹重重野水滨。 多病所须惟药物,差科未动是闲人。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最为惊喜。 此诗描写的是诗人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时所见到的腊八节情景,和杜甫的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描写春意将临,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诗里可以看出,虽是隆冬腊月季节,但已露出春的景象。 柴门里草烟漠漠,野水边牛迹重重。腊日里人们互赠、食用腊八粥。 你尽可想象,柴门里的炊烟,水边的牛脚印,人们互赠腊八粥的节日气氛了。 在古诗词的韵味中, 腊八节就这样浑身濡满热热滑滑的粥香, 向你我的心之深处,弥漫、弥漫、弥漫…… (来自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