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全球工商“巨头”争相提问,李克强回应“一个也不少” - 其他 - 爱扫码·i3m.cn:3hhh.cn/3685 -扫一扫.cn·二维码.cn 333e.cn/3685 搜一搜.cn/3685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阅读:373回复:3

无障碍·translate·翻訳·二维码.cn/i3h.cn/3685
·搜一搜.cn/18位全球工商“巨头”争相提问,李克强回应“一个也不少”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7-06-10 06:09

描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的跨国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交流。

图片:3685j.jpg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的跨国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交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的跨国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交流。

18位全球工商“巨头”争相提问,李克强回应“一个也不少”

中国日报 武治义 摄
全球最大钢铁公司之一卢森堡安塞乐米塔尔CEO希望与中方开展钢铁合作的话音刚落,全球顶级电工企业法国施耐德电气CEO紧接着表达了参与“中国制造2025”的意愿,而此刻世界最大电子公司之一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CEO正急待话筒“传”到自己手中。
这一场景出现在6月7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的跨国企业负责人。18位世界500强企业掌门人坐了满满两排。他们逐个向总理提问,围绕监管改革、贸易便利化和创新能力建设等主题接连提了22个问题。
李克强逐一回应了他们的关切。这让作为主持人的世界化工巨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CEO连连赞叹:“您的记忆力真是惊人!能够记住大家提出的22个问题,其中还不乏细节和事例。”
李克强表示,中方愿同各国企业和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总理还打了个形象比喻:“我们彼此合作扩大后摩擦可能会增多,但摩擦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我们不会让摩擦的‘小石子’绊倒‘巨人’合作的脚步。”
中国政府正在推进适应全球化、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职能转变

中新社 毛建军 摄
中国的市场开放和监管是不少CEO共同关注的问题。堪称工业制造领域“全能选手”的美国霍尼韦尔国际公司CEO就通用航空开放提出建议,全球金融巨头美国高盛集团CEO则希望在资本市场加大监管改革力度。
有着“物流服务巨头”之称的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CEO向李克强建议简化便利通关手续,实现低价值货物4小时即可通关,“这对我们物流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不久前刚刚作出决定,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今年年底全覆盖。我们会在通关便利化方向不断努力。”李克强回应道,“中国正在推进外资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旨在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作为物流设施行业的全球领先企业,美国安博公司CEO向总理提出,公司在中国遇到过中央和地方政策不一致的情况,由此产生一些复杂的流程给企业造成一定困扰。
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致力于推进适应全球化、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职能转变改革。这项“放管服”改革不仅包括放宽市场准入,还包括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行为,为在华的国内外企业营造更加公平便利的营商环境。
“中国制造2025”对外资意味着更大的市场

中新社 毛建军 摄
生命科学与材料巨头荷兰皇家帝斯曼集团CEO谈到了可再生能源,芬兰诺基亚和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两家企业的负责人不约而同向总理谈起人工智能。
创新成为当天交流互动的关键词之一。李克强表示,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欢迎全球企业家抓住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机遇,和中国企业一起推动创新发展。
“中国智能制造需要国际合作。有人担心‘中国制造2025’要将外国产品拒之门外,恰恰相反,对外企来说这意味着更大的市场。”李克强针对在座人士的疑虑回应道。
“您的话很深刻!” 陶氏化学公司负责人的另一个身份是美国制造业委员会主席,他深有感触地说,“制造业创新发展必须要求全球合作。”
李克强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生物医疗、绿色经济、旅游业等市场潜力巨大,欢迎全球更多企业家来华投资兴业。
中国始终会是外商投资的热土

新华社 刘卫兵 摄
当天与李克强座谈的18位外方企业家无一例外表达了与中国合作的强烈意愿。“中国是我们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是不少人的开场白。
“中国具有广阔的市场,中国始终会是外商投资的热土。”李克强强调,“我们拥有9亿劳动力、1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创造力发挥的前景不可估量。这不仅为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拓展业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共同开展第三方或多方合作创造了更大的平台。”
李克强坚定表示,中国将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更好保护知识产权,为在华投资企业提供更加便利、一视同仁的政策环境,打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总理说,我相信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会继续看好中国经济并加大投入的。你们也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回报的。(新京报特约记者 穆伊)
2017-06-08 20:50 来源: 新京报 18位全球工商“巨头”争相提问,李克强回应“一个也不少”
http://www.gov.cn/xinwen/2017-06/08/content_5200878.htm
  • 喜欢0 评分0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沙发#
    发布于:2017-06-10 06:15
    李克强会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代表

    李克强会见跨国企业负责人


    李克强会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代表并座谈

    李克强强调,中国市场容量巨大、人力人才资源丰富、产业水平不断提升,为跨国企业在华投资、拓展业务、开展三方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发布时间:2017.06.09
    李克强会见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代表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的跨国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17.06.08
    联合国报告:中国成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贸发会议当天发布的《2017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在全球经济增长疲弱和跨国企业预判政策风险较大的背景下,去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下滑2%,至1.75万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减少11%。
    发布时间:2017.06.08
    中国发展为跨国企业扩大成长空间——在华跨国企业看好中国经济
    在两会召开之际,多位在华跨国企业高管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始终保持乐观态度。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不仅是全球经济复苏的发动机,也为跨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17.03.14
    世界智能大会将亮相天津 引领全球智能科技新发展
    张玉卓介绍,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已邀请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跨国企业高管、智能科技领域公司、科研学术机构、创投机构负责人等众多嘉宾参会。
    发布时间:2017.06.07
    18位全球工商“巨头”争相提问,李克强回应“一个也不少”



    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ceo正急待话筒“传”到自己手中。这一场景出现在6月7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五届圆桌峰会的跨国企业负责人。
    发布时间:2017.06.08
    河北发布国际产能合作白皮书 支持优势产业开展国际合作白皮书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将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跨国企业集团,建设一批以产能合作为重点的境外合作园区,实施一批以优势产业为龙头的重点产能合作项目,...
    发布时间:2017.05.20
    吉林:新兴产业吸引跨国企业聚焦东北振兴
    不少跨国企业代表在此间表示,希望能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寻找合作伙伴,携手创新助东北振兴。“过去几年我密切关注吉林等地发展,很高兴看到吉林产业升级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6.09.30
    跨国企业故事映射出的中国经济新势
    全球视域下的中国增长新蓝图之二——跨国企业故事映射出的中国经济新势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樊宇)5.6亿美元订单、波士顿地铁、中国轨道设备制造商……中国装备最近在美国“火”了一把。
    发布时间:2015.09.10
    李克强会见知名跨国企业负责人



    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日在京会见了来华出席“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第四届圆桌峰会的知名跨国企业负责人,并同他们座谈交流。
    发布时间:2016.06.09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板凳#
    发布于:2017-06-10 06:18
    李克强在第12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李克强在第12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全文)

    共同奏响高水平互利合作新乐章
    ——在第12届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
    (2017年6月2日,布鲁塞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克强
    尊敬的容克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布鲁塞尔,出席中欧工商峰会。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峰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向长期致力于中欧友好合作的各界人士致以敬意!
    比利时有欧洲“十字路口”之称,布鲁塞尔是欧洲的“心脏”。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欧洲跳动的“脉搏”,也便于清晰观察世界局势的走向。当前,世界经济贸易出现积极变化,乐观情绪上升,但增长基础并不牢固,不确定性仍然较多。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地区冲突、恐怖主义、难民移民大规模流动等挑战依然严峻。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两大力量,中欧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局势,备受各方瞩目。我此访的重要目的,是推动中欧凝聚共识、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以中欧双边关系的稳定性、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一贯性,应对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
    中国坚定不移支持欧洲团结繁荣稳定。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陆,欧盟是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的重要一极。一个团结、稳定、繁荣、开放的欧洲,一个强大的欧元,关乎欧洲各国人民的根本福祉,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中国一直从战略高度看待和重视欧盟,把发展对欧关系作为外交的优先方向之一。无论欧洲形势和国际风云如何变化,中国都愿与欧方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一如既往地坚定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也尊重欧洲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我们坚信欧洲有智慧有能力克服眼前困难,实现新的发展与进步。
    中欧应共同坚持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今年年初,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了中国坚定维护自由贸易,共同建设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的主张,提振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心。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世界上不存在有百利无一弊的灵丹妙药,经济全球化也会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减少负面影响,但不能因噎废食,“踩刹车”、“挂倒挡”不可取,也不符合历史潮流。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坚持自由贸易,重振贸易和投资两大引擎,推动世界经济迈上稳定复苏的轨道,使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更多人群。中欧都是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也应是自由贸易的坚定维护者。现在有人提出“公平贸易”问题。事实上,自由贸易是贸易公平的前提,限制贸易自由带不来贸易公平;公平原则是自由贸易的应有之义,不公平的贸易也无法持续。公平贸易应体现多边性、包容性、非歧视性等原则,不能将单边规则强加于人,也不能将公平贸易政治化。
    中欧应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经贸秩序。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权威和效力应得到尊重和维护。即便现行多边规则有不适应形势变化的地方,大家可以共同协商加以完善,但不能无视既定规则,更不能推倒重来。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全面履行了各项承诺,其他成员方也应该这样做。欧盟作为现代国际经贸规则的主要创设者之一,也是区域经济合作的标杆,遵守多边规则、维护多边体系,符合欧盟自身的利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是“日落条款”,按期无条件终止对华反倾销调查“替代国”做法,是各成员方的国际条约义务。希望欧盟在履行第15条义务问题上,向世界释放维护多边体系和规则的积极信号。如果世贸组织各成员都“选择性”遵守国际规则,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动摇多边秩序的根基,最终不会有赢家。
    中欧应共同维护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多位一体、密不可分。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历史上,中欧人民都曾饱受战乱之苦,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世界保持70多年的和平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中欧应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的方向,在国际社会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当前朝鲜半岛形势高度敏感复杂,中方坚持实现半岛无核化目标,坚持维护半岛和地区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实践证明这是负责任的做法。叙利亚问题久拖未决,令人担忧。国际社会应尊重叙利亚人民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共同推动叙利亚问题早日实现政治解决。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中欧都是受害者,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必须予以坚决打击。
    女士们、先生们!
    中欧关系走过40多年历程,逐步迈入成熟稳健的发展轨道。2014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欧盟期间,提出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在双方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中欧全方位合作稳步推进,经贸合作更是硕果累累。欧盟长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技术来源地和重要外资来源地,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方统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欧盟出口年均增长1.8%,欧盟对华出口年均增长5.8%。现在每分钟双边贸易额超过100万美元,每两天贸易额相当于建交时一年的贸易额,每周有6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欧之间,每月中欧班列运行多达150列。中欧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必然结果,双方人民都从中受益。来自欧洲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助力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为欧洲家庭节约不少开支,中国广阔的市场为1.6万家欧洲在华投资企业带来了丰厚利润,中国企业对欧投资为欧洲各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放眼未来,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中国经济保持6.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正处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对欧洲高品质消费品、先进技术设备、优质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欧洲经济回暖,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也将为中国企业提供新的商机。欧盟对华投资仅占对外投资存量的4%,中国投资也只占欧盟吸收外资总额的2%,这与双方经济体量并不相称,投资合作还有巨大潜力。
    中欧经贸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但合作共赢是主流。与过去相比,中国虽然经济规模大了,但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双方互补互利的合作格局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合作的方式。过去的合作基本是“欧洲投资+中国制造”,现在这种方式依然是主要的,又增加了“中国投资+欧洲制造”、“三方合作”等方式,开辟了“一带一路”建设新领域,双方利益交汇点更多、相互依存度更高。当然,中欧之间也有竞争的一面,但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竞争并不是坏事。中欧要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同发展,使两大市场“珠联璧合”,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中欧贸易平衡状况,是由各自发展阶段、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在自由贸易体系下,不同经济体、不同时期总会出现逆差或者顺差,贸易不可能绝对平衡。中国对欧盟有顺差,但同时对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有逆差;对比利时、荷兰、意大利等欧洲国家有顺差,而对德国、瑞士、奥地利、爱尔兰等又有逆差;中国货物贸易是顺差,服务贸易则有2400亿美元的逆差,其中400多亿美元来自欧洲。受全球供应链、价值链重构等影响,国际贸易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单纯以现行原产地规则统计的贸易数据,并不能全面真实反映中欧之间的贸易利益和贸易平衡状况。去年中欧货物贸易顺差74%来自加工贸易,顺差记在中国头上,利润主要流向跨国公司,中国企业只赚取一些工本费。如果以增加值核算,中欧贸易顺差将下降40%左右。中国奉行进出口平衡的贸易政策,不刻意追求顺差,经常项目顺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2007年10%的峰值下降到去年的1.8%,今年一季度只有0.7%,低于不少欧盟国家水平。中方愿同欧方尽早启动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进一步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为欧方优质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创造有利条件。也希望欧方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克制使用贸易救济措施,促进双边贸易平衡发展。
    中欧经贸合作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而是内涵丰富的伙伴关系,投资合作是其中的重要支柱。中方始终欢迎欧洲企业到中国投资,也鼓励中国企业来欧洲兴业,形成双向开放、平等开放、互利双赢的格局。但中欧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产业结构各异,对外开放的重点、力度、节奏都会有所不同,不能简单比较开放的领域和程度,追求一比一的对等开放,关键要看双方获利是否总体平衡。就拿汽车产业来说,有人抱怨中国开放程度不如欧洲,但欧洲品牌车占据中国汽车市场相当大的份额,而欧洲大街小巷几乎见不到中国品牌汽车的身影。中方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2015年我们第六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近期又第七次修订目录,限制类条目再缩减1/3。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已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除极少数领域外,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我们不仅放宽市场准入,还大力推进公平竞争。只要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无论内资还是外资企业,中国政府都一视同仁,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依法给予同等待遇。我们愿与欧方加快商谈高水平的投资协定,营造更开放、更公平、更规范的投资环境。也希望欧方在投资审查等方面公正对待中国企业,在签证等方面给予更多便利。
    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周期性现象,是结构性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下行导致需求萎缩,是造成钢铁等行业全球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中国86%的钢铁产量满足内需,去年出口欧盟的钢铁只有647万吨,还从欧盟进口122万吨的钢材。中方对钢铁出口不仅没有补贴,相反10年前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出口,包括加征出口关税,目前最高税率仍达20%。中国去产能的力度在世界上更是绝无仅有。在前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去年又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今年还将压减5000万吨左右。中国钢铁去产能涉及约50万职工分流安置,比欧盟钢铁工人总数还多17万人。把产能过剩归咎于中国是不客观的,也是不公平的。去产能的责任需要各方共担,最重要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共同行动。中方愿在全球钢铁论坛框架下加强分享削减产能的经验做法,建立中欧钢铁贸易机制,促进全球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绿色低碳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巴黎协定》凝聚着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各方都应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成果,推动协定得到有效落实。中国言必信,行必果。2011-2016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6.2%。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节能减排的力度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我们有信心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行动目标。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我们将继续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愿同欧方加强在节能环保领域的务实合作,使之成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亮点。
    女士们、先生们!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欧应更加坚定地站在一起,携手推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互利合作,造福双方人民,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发布时间:2017.06.03
  •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二维码
    管理员
    管理员
    • 社区居民
    • 最爱沙发
    • 原创写手
    • 忠实会员
    地板#
    发布于:2017-06-10 06:20
    举报 回复(0) 喜欢(0)     评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