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
习总书记到金寨
![]() 金寨,地处大别山腹地,被誉为“红军的摇篮、将军的故乡”。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红25军的主要发源地,先后组建过11支主力红军队伍,革命战争年代,10万金寨儿女为国捐躯。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29次国内考察,一半以上聚焦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是他心底最深的牵挂。 金寨县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2011年被确定为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花石乡大湾村处在山区。全村921户352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4户415人。 ![]() 从北京坐了1个半小时飞机到合肥,又坐了1个半小时汽车到金寨,再用1个多小时进山来到这里,总书记一路奔波而来,就是要了解扶贫实际情况,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行,发动机轰轰作响。一个山坳的尽头,这里有几户人家。 踏着青石条垒砌的台阶,习近平走进村民陈泽平家两间简陋的房子仔细察看,询问家里的情况。 身体还好吗?这个季节屋里还有点冷吧?家里种几亩地?种的茶叶几年能收获?养了几头猪?猪肉价格还可以吧?总书记问得十分细致。看到床边堆着几包稻谷,总书记说,这里又住人又是仓库啊,并问陈泽平,存的粮食够吃多长时间。总书记还指着屋顶说:“这里拉的电线可有点乱啊。”村干部递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情况调查表》。“移民直补”“公益林补贴”“计生奖”“劳务收入”……总书记一边念着表格上的项目,一边向陈泽平了解贫困户搬迁等支出和补贴情况,问他愿不愿意搬迁到山下去。陈泽平回答说:“党的这个政策好,我欢迎。” ![]() ![]() ![]() ![]() 66岁的村民陈泽申,老伴已经不在了。10多年前,老人的儿子也因病去世,儿媳改嫁,留下祖孙二人相依为命。 几间平房里,陈设极其简单,地面上抹的水泥已经剥落,斑斑驳驳。昏暗的屋里,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墙上贴着的一排奖状。陈泽申的孙子学习努力上进,这是老人最大的欣慰。 ![]() 在陈泽申家的小院里,习近平同乡亲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听说陈泽申的孙子即将高考,习近平详细询问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他说,要做好教育扶贫,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教育跟不上世世代代落后,学一技之长才能有更好保障。 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说起了脱贫措施。习近平表示,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 为了帮助像陈泽申这样的贫困户尽快脱贫,当地党委和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实施精准扶贫。帮助建造小型光伏发电站,就是其中一项举措。 据当地干部介绍,建一座小型光伏发电站,成本大约2.4万元。政府、企业、村民各负担三分之一,村民支付的费用可由扶贫贷款予以解决。 陈泽申家里的这套光伏发电设备是2014年底安装的。去年发电3000多度,上网后每度电盈利1元,全年实现收入3000元。 ![]() ![]() ![]() 2016年04月25日 10:38:03 来源: 新华网 习总书记到金寨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5/c_1118723583.htm |